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惠及你我他,南通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深入人心 | 南通发布

“人生中意外伤害无处不在。当意外突发、危险来临,如果我们掌握了急救知识和技能,关键时刻,可以降低伤害程度,甚至可以救命。”5月8日是世界红十字日,当天,南通市红十字会通过网上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市民朋友介绍了参与培训的途径,受到了不少市民的关注。

“我们公司是经营电力生产的,安全生产对于我们企业尤为重要,员工如果都能熟练掌握急救本领,那么在遇到突发险情的时候就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南通美亚热电有限公司安监部副经理施清华告诉记者。不久前,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走进企业现场,采用边讲解边演示的方式,教会企业职工心肺复苏、止血、包扎、海姆立克法等急救技能。“市红十字会已经连续三年来到我们公司开展这种活动,公司里已经有200多名员工取得了‘救护员证。这既让我们学会了救护技能,也让我们公司的生产更加安全,十分感谢红十字会。”

这次进企业培训的活动是市红十字会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红十字会始终以“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宗旨,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传播“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救护理念,多举措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有效发挥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桥梁作用。

“让救护技能走进企业,为企业关键岗位、重点人员等进行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增强风险意识和应急能力,助力企业安全发展,是我们红十字会在疫情之下能为企业所做的一项重要服务内容,这受到了不少企业的欢迎。”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钮曦告诉记者。据统计,近年来南通市红十字会为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旅游服务业等各类企业开展应急救护培训1200余场次,培训人员5万余人。

“应急救护培训分为取证培训和普及性培训两种。取证培训包括心肺复苏和‘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创伤救护四项技能,以及AED使用、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等;普及性培训主要方式是课堂讲授与演示。”市十字会秘书长、四级调研员孟纬鸿告诉记者。“我们常年免费为全市各家单位、市民朋友提供公益性培训,走进学校对青少年的培训就属于普及性的培训。”

市红十字会通过开展“救在身边校园守护”行动,推动救护培训纳入学生军训、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等课程体系,5年累计培训学生45.74万余人。我市各高校将红十字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纳入大一新生的常态化活动。全市生命安全教育基地中,均把红十字应急救护技能培训作为重要元素,建有独立的红十字救护培训场地。仅如东基地,每年培训南通地区近7万名中小学生。为策应“双减”政策,南通市红十字会将应急救护知识融入学校课后服务,在五山小学、跃龙中学等学校开展试点,深受学校师生和家长的欢迎。此外,我市每年还通过举办学校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竞赛,开展应急逃生演练,有效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目前我市建成南通红十字青少年生命安全体验馆,培育了一个应急救护培训省级示范基地,一所学校进入教育部首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

《生命课堂》黄玉叶、王海兵(启东融媒)

为了服务百姓,我市还在4A级以上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建立了应急救护志愿服务站和志愿服务队,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为市民安全出游保驾护航。目前,我市有4个景区建立了103个红十字救护志愿服务站。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近五年来,我市积极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五进”活动,全市开展救护培训56.14万人,历年累计达299万人,列全省第一。全市建成应急救护培训基地(体验馆)7个。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是救护培训的口号,也是救护新概念。让群众了解急救自救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使大家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能正确应对,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只有人人参与、个个关心才能时时体现灾难现场的人道关怀;让这种理念深入人心,才能获得更广泛的认同感和参与度。”钮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