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南通海事局传来消息,由中国海员建设工会、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共同开展的“全国水运系统服务船员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结果评出,“南通海事局创新建设海事政务服务站(区)”案例成功入选十佳案例。
伴随着国家“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船员这一长期在水上工作的特殊群体,对“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为破解长期以来“站点找不着、速度快不了、事情办不顺”等政务服务症结,南通海事局坚持政务服务科技创新,加快数字化服务建设,以海事政务自助服务站(区)建设为突破口,打造出了服务“不打烊”、经验可推广的服务船员数字化新阵地。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9年6月南通海事局就在全国率先开展新型政务服务模式探索,联合中国移动、高等院校以及兄弟单位开展专题研究,制定《关于构建新型政务服务模式助力服务发展战略先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同年9月,全国第一台海事政务自助服务终端在通正式投入运行,实现了海事政务服务从“人工”到“智能”的历史性跨越。随着船员需求的变化,终端软硬件先后经历了5次升级换代,“船员证书、配员证书、处罚文书、信息采集等自助办理、自助打印功能”“与海事‘一网通办’‘协同管理平台’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一项项“黑科技”陆续在全国率先实现。
当前,南通海事局海事政务自助服务站(区)站点已遍布海事政务窗口、辖区码头、院校和水上服务区,平均每6公里岸线就设置了1台自助终端,20余台自助终端网络构建成了“15分钟船员政务服务圈”。作为全国最先探索、全国最早应用、全国最大规模、全国最优模式的地级市海事机构,南通海事局探索出了“1套软件系统全流程,3项制度支撑全规范,5个场景应用全区域,6大功能模块全时段,12项外延服务全配套,76项服务事项全覆盖”的海事政务自助服务做法,打造了“覆盖全面、流程简洁、功能齐全、使用方便”为特征的“全覆盖、全功能”海事政务自助服务站(区),得到了船员100%好评。
截至目前,南通海事政务公开模块点击访问量累计达到12600人次,船员信息采集累计1840人次,行政许可办理累计1180件,行政处罚1720起,服务船员超1.8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