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南通 万事好通 | 苏锡通园区:做优“国际范儿”产城融合 | 南通发布

强劲引擎激发区域融合新动能

夏至当日,走进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一个个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的施工建设现场,一幢幢不断拔地而起的高楼,一条条正在不断向前延伸的道路,一处处正在悄然配套赏心悦目的休闲景观……触目所及,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一幅幅生动画卷,让人在不经意间触摸到各方瞩目、强劲发展的“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和夏天一般活力四射的靓丽底色。

如此明媚动人的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怎能不令人深深着迷呢?

时光如水,白驹过隙。

两年前,由苏通科技产业园区、锡通科技产业园一体化融合而成的新园区,闪亮登场。合并,并不是简单的“合并同类项”;合并,是硬件和软件的深度融合,是意志力和创造力“精气神”的再铸造,是体制机制平顺平滑科学运行的新耦合!

“1+1>2”,全新引擎激发出全新的推动力和澎湃新能量:“十四五”开局之年,园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奋力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持续向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1亿元;固定资产总投资同比增长15%,位列南通第二;规上工业总产值174亿元,同比增长38.9%,位列南通第一;规上工业应税销售130.3亿,同比增长34.9%;规上服务业应税销售28.3亿,同比增长32.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亿,同比增长16.6%,增幅和税占比均位列南通第二;全年累计完成到账外资1.9亿美元……

通过“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招商、统一考核”五个统一,整合两个跨江融合园区、一个国际合作园区以及多个产业特色园区,成立两年的苏锡通科技产业园,成功推动并实现了“区合、人合、事合、心合”!

“一子落,全盘活。”前不久,“苏锡通一区多园”融合发展模式,入选全省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第一批实践案例。

这是一幅徐徐展开、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的宏伟蓝图:围绕建设“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新使命,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全力打造融入苏南“桥头堡”、高端制造“新样板”、产城融合“新地标”、改革创新“新高地”,牢牢坚持“一体化融合”战略目标,努力在跨江融合发展中当先锋,全省合作园区中争第一。

建设联创区,是苏锡通园区加强南北合作、推进跨江融合的战略举措。两年来,苏锡通联创区肩负建设“高水平建设沪苏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的新使命,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动承接苏州自贸片区溢出效应,不断加强产业、科技、资本、人才等方面的联动融合。

围绕既定方针,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定位“三个三”,令人印象深刻:中国、新加坡、奥地利“三国合作”,苏州、无锡、南通“三地共建”,跨国合作、跨江融合、跨越发展“三杆旗帜”高高飘扬!

通过放大这一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人口约10万人的苏锡通科技产业园,成功借鉴新加坡、奥地利、苏州工业园区成功经验,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城市建设、体制改革等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传承中致力创新,在包容中奋力进取,一座宜商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犹如一只张开双翼的高飞雄鹰直冲云天,不惧种种压力和挑战,正在苏通长江大桥北桥头堡加速崛起!

坚持项目导向招商引资活水多

“我们和苏锡通科技产业园从接触到正式签约,只用了20天。这就是苏锡通速度。”这是园区电子信息产业项目代表的柔性折叠屏玻璃基板项目负责人,发出的感慨。

时间闪回到去年6月,折叠屏玻璃基板项目破土动工;时隔一年,相关设备已顺利进入一期标准化厂房,项目全部竣工后可达到年产5000万片柔性折叠屏玻璃基板的规模,年产值将高达100亿元!更令人欣喜的是,苏锡通科技产业园,由此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柔性折叠屏玻璃基板研发及制造基地之一,跻身行业龙头地位。

柔性折叠屏玻璃基板项目的成功落地开花,是苏锡通科技产业园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一个小小缩影。

规划定,宏图展。聚焦“两主一新”产业,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将空间、政策等要素向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集聚,加速培育生命健康产业,全力推动产业结构再优化,园区形成以多个百亿级项目为龙头的项目“雁形矩阵”,成效斐然、硕果累累。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苏锡通科技产业园牢牢聚焦主责主业,招商引资屡有突破。

围绕跨国平台招商,释放“国际化”效能。园区充分利用跨国合作的独特优势,一方面高举苏新合作旗帜,充分激活苏新合作机制;以项目为导向,深化与中新集团南通分公司的招商合作,依托与新加坡、欧美主流商圈的良好关系及招商网络,大力招引高质量的外资项目;截至目前,已累计帮助园区引进了80多个高质量项目;另一方面,园区充分放大中奥合作品牌,加强与奥地利联邦商会的合作,并以此为纽带面向整个欧洲地区开展项目招引,成功引进10多个优质项目落地。

依托专业机构招商,实现“最优化”效果。园区派遣专人进驻深圳、上海等城市,全力加强与德勤、普华永道、高力国际、CBRE、名古屋银行等海内外著名专业招商机构以及PNP等国际著名孵化器、跨国公司中国总部及分支机构对接,打造园区“苏锡通·舒心办”优质服务理念,提供高效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强化产业链招商,促进“龙头化”引领。园区依托在手的多家龙头企业,整合上下游产业资源,锁定目标企业,逐家逐企开展招商对接,登门招商,以“不在谈判桌上,就在招商路上”的状态拼搏向前,攻下一个又一个项目“高地”。

项目为主,效率至上。新开工项目数目标完成率排名第一、累计投资额目标完成率排名第一、新竣工项目竣工率第一、盘活项目用地目标完成率排名第一……上半年,苏锡通科技产业园交出一份靓丽“成绩单”。

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姿态,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定位“3+1”产业体系,“两主一新”主导产业已形成汽车核心零部件为重点的智能装备产业聚集,已落户包括总投资2.1亿美元的联钢精密科技,总投资2.5亿美元的音户汽车部件及总投资20亿元的威派格智慧水务在内的50多家企业;已形成以半导体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已落户总投资80亿元的通富微电,总投资40亿元的捷捷微电以及总投资60亿元的苏钏科技在内的40多家企业。

产业,是立区之本!面对日趋激烈的科技竞争和不断涌现的创新趋势,园区始终遵循“科技”核心价值。在通富微电、神马电力、捷捷微电等一批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下,园区高企总数同比快速增长,申报通过数量和比例均创历年新高。

清华紫荆、梧桐树资本等分别与园区合作设立多层次产业基金,全力支持优质科创企业加快发展;中科智能创新园、武珞科创社区、中南谷创新中心3个创新载体平台落户园区,国匠众创空间获批省级众创空间……这些创新要素集聚在园区,开动科技创新引擎,为科创项目营造优质创新生态。

始终牢牢坚持项目导向,“十四五”期间,园区将生命健康产业作为发力点,全力打造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为主的生命健康生态圈……

产城融合构建宜居宜业新高地

“从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到上海,太方便了!如此优越的区位优势,是我决定到这里来投资兴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新加坡商人黄先生在上月底考察投资环境时坦言。

从空中俯瞰,你会发现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处在江苏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四大国家战略交汇处,位于沪苏通“小金三角”中心节点,苏通大桥、崇启大桥和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加持,距苏州仅40分钟车程,距上海、无锡仅60分钟车程。

“大动脉”纵横交错。G15沈海高速穿区而过、G40沪陕高速临北而行,223省道、336省道、345国道等交通干线在此交汇,东方大道高架、沿江公路连接市内板块;宁启铁路、沪通铁路、盐通高铁已建成,北沿江高铁、如通苏湖城际铁路、通苏嘉甬铁路、沪通城际铁路即将开工建设。

空港环绕,助推出行。园区距南通兴东国际机场20分钟车程,距即将开建的南通新机场仅25分钟车程,距上海虹桥机场和无锡硕放机场均为60分钟车程,到浦东国际机场120分钟车程。

江海联运更令外界印象深刻。通海港区设计年吞吐量400万标箱,与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地区的300多个港口通航,能够停靠20万吨级大型船舶,配合紧邻园区的综合保税区形成了公水联运、水铁联运、水水中转的全方位现代化港口发展模式……

依托“海陆空”立体交通等区位优势,苏锡通科技产业园按照 “四先四后四化”规划理念,调整空间布局、助力产城融合,已初步形成“蓝绿交织、产城融合”的“一核三片六区”功能布局。

发展现代服务业,园区围绕文化旅游、高端教育、国际医疗、服务外包打造独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城市功能配套日益完善,大力推进载体平台建设,代表项目包括南通诺德学校、惠灵顿(中国)南通惠立学校、南通苏通长江生态文化旅游园、普洛斯苏通园区物流园、坤鼎欧美智造园、未来岛硬科技产业园、平谦国际现代产业园、中新智能制造产业园等。

空间,是产业和城市的载体;空间布局的优劣,决定产城融合的品质。

苏锡通科技产业园突出规划引领,推进城市设计再优化;突出内涵品位,国际视野与本土特质结合,推进城市设计再优化。为此,园区定位一流城市组团的目标,规划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理念,聚合国际先进的生态、环保、节能技术,充分融合园区滨江湿地、错落有致、区位独特等天然禀赋,全力打造彰显个性、特色鲜明的活力新城。

“北居、中核、南融、东西两翼”的总体空间布局,如今在园区已初步成型:北部以居住配套为主,结合临近城市中心区的区位条件,围绕中轴布局商业休闲、特色医疗、文体休闲等功能,提升片区生活服务能力和宜居宜业水平。

生产配套的持续完善,促进产城融合向纵深推进。基础设施“九通一平”全覆盖;生产要素完备,供水、供气、供电、排污功能均已到位;人力资源充足,拥有苏中地区首家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为用人单位提供全链条服务;生活配套到位,园区实验学校、锡通小学、通海中学提供优质公立教育,拥有万科、中南、金科等低密度高品质社区和高标准人才公寓。

城市气质和颜值,在精心打磨中,得到全面提升。新建及改造提升道路22公里,336省道拓宽改造工程实现通车,张江公路南北段全线贯通;园区将绿色生态贯穿城市建设各个领域,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力推进扬尘专项整治。

民生事业的日益改善,有力地保障了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张芝山镇七期安置房项目开工建设,1.3万余名失地农民全面进保;教育医疗水平加快提升,初中教育纳入市一体化管理,配套幼儿园新建、锡通小学扩建等民生工程正在加快推进……

“好风凭借力,送我入青云。”作为江苏推进跨江融合发展的重点园区,这片生机勃发的热土正全面加快“大美苏锡通”建设,掀起新一轮南北合作、跨江融合的澎湃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