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商会商事调解中心成立近一年,全市商会商事调解组织已成功调解纠纷500余起,涉及标的额超1.5亿元,为推进商事领域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作出了积极贡献。8月8日,市中院、市工商联联合召开全市商会商事调解组织建设推进会,总结谋划相关工作。
2021年9月,中院与市工商联共同成立南通市商会商事调解中心,聚焦多元解纷、助企纾困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搭建商会商事调解工作平台,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助力涉企纠纷高效化解。一年来,全市法院积极推动商会调解组织建设,针对区域商会、行业商会不同特点设立商会调解组织,实现了在各县(市、区)的全覆盖。
目前,全市商会调解组织共聘请专职调解员12名、特邀调解员161名,专职调解员基本由退休法官担任,特邀调解员由符合条件的优秀企业家、商会会长、行业专家、律师等担任。商会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以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为突破口,利用行业商会专业性、权威性进行内部协调协商,起到“行内人管行内事、商人纠纷商会解”的独特效果。
商会商事调解中心实行诉讼费减免制度,通过调解中心调解的案件受理费在减半基础上再减半,撤诉案件免受案件受理费,充分压降企业的解纷成本。调解中心简化了调解案件处理流程,并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通过“江苏微解纷”等线上平台为企业提供“云”上解纷服务,实现让企业少跑腿,纠纷处理不停歇。
商会商事调解组织高效运转,有效促进了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多元化解、快速化解和有效化解。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商事案件调解撤诉数同比增长45%,商事速裁案件平均审限缩短至30天。截至目前,全市商事商会调解组织已成功分流案件上千起,化解纠纷500余起,涉及标的额超1.5亿元,切实为企业减轻了讼累。
“全市法院将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产权保护、加强社会治理、提高开放水平等方面积极探索,发挥商会商事调解在商事纠纷多元化解领域的前沿防线作用,最大限度激发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内生动力。”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坤表示,该院和市工商联将进一步加强对商会商事调解中心的指导、管理和服务,规范商会调解组织运行、诉调对接机制,强化司法保障作用,使商会商事调解中心成为化解民营经济领域矛盾纠纷的重要载体,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