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写名字、左手掰手腕、左手搓“猫耳朵”……8月12日,崇川区“崇德”爱心托管班(新城桥班)举办别开生面的“左撇子”体验活动迎接国际左撇子日,启发同学们均衡使用左右手,以提高他们的思维协调能力及开发左右大脑。
崇川区“崇德”爱心托管班(新城桥班)7月上旬在易家桥社区开班以来,23名双职工家庭子女参加了安全教育、志愿服务、手工培训、户外体验等多种课程的暑期托管课。爱心托管班得到区、街道工会、妇联、关工委的关心,以“寓教于乐”为宗旨,开展作业辅导、兴趣培养、主题教育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活动。
陈韬文同学是左撇子,吃饭用左手,写字却用右手,“我左手也能写字,就是速度慢一些。”倪子昊同学坐在陈韬文旁边,他很羡慕韬文写字能“左右开弓”,“我今天尝试用左手写字,感觉还是不太习惯。”在左手掰手腕互动环节,陈韬文毫无悬念地战胜了对手。
“家族里左撇子多,母亲、舅舅、叔叔、哥哥都是。”新城桥街道欣欣然亲子俱乐部负责人周玉暄曾经也是一名左撇子,直到小学六年级后改用右手吃饭、写字,但跳高、打球一直是左侧为主导。她说,生活中的很多物品、工具都是专门为右撇子而设计的,“举办这次活动也是呼吁大家善待身边的左撇子。”
链接:国际左撇子日
国际左撇子日是8月13日,是为了提醒大家注意左撇子在生活中遭遇的种种不便,希望能促进在教育、日常生活工具的设计上,重视左撇子的权益并发起对左撇子的相关研究而设立的节日。全世界约有6%-13%的人是左撇子,在中国,左撇子人群至少约8000万,并且这一数字仍在呈上升趋势。
1975年的8月13日,美国的一群左撇子建立了名叫左撇子国际的组织,设想把全世界的左撇子联合起来,共同争取左撇子的权益。1976年,该组织举行庆祝活动,并将8月13日确定为国际左撇子日。全世界已有几十个国家的左撇子组织庆祝这一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