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专家加入审判团队 大宗厂房租赁纠纷迎刃而解 | 南通发布

8月19日中午,在崇川区陈桥街道南通船舶配套工业集中区一厂区内,历经4个小时的调解,一起大宗厂区房屋租赁纠纷圆满化解。原、被告在调解协议上签字确认后,对土木建筑专家和法官专业、细致的调解工作表示感谢。

今年7月初,崇川法院建设工程和房地产审判庭新收两起案件,特殊之处在于,两案中出租方与承租方互为原、被告。2017年11月,承租人租赁了位于崇川区陈桥街道一厂区内的部分厂房、办公楼、附属建筑、场地、港池、生产设备等,作为拼装式建筑模块的生产经营场所。双方签订租赁合同,约定租赁期限五年,承租方退租时应保持房屋恢复装修前原样。后双方因租金交纳及退租问题产生纠纷,互相把对方告到了法院。

收案后,本着及时就地化解纠纷的原则,承办法官迅速启动诉前调解程序。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初步同意提前解除租赁合同、承租方及时结清欠付租金并限期恢复原状后退场。然而,因双方对需要修复的范围及标准争执不下,同时囿于项目众多、成因复杂、部分原始资料缺失等因素,调解再度陷入僵局。

经分析研判,法官决定对症下药,召集双方当事人对涉案厂区现场踏勘,对争议项目逐一排查、制表、核实,引导双方搁置争议,确认一批优先处理一批。要让双方心服口服,就要确保调解和估价的客观性,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承办法官还邀请了市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建明作为咨询专家参与本案恢复原状的评估、调解。

8月19日上午,法官和陈建明一行到厂区现场勘察。陈建明对原、被告存在争议的可能导致码头沉降、路面开裂的原因以及具体的修补标准、方式等进行现场答疑、咨询,并从专业角度协助法官做调解,耐心为双方分析纠纷解决路径,以及鉴定、评估费用产生后的负担、诉讼法律风险等。最终,双方对恢复原状的范围、方式及标准等达成一致意见,当场签署了调解协议。

本案是崇川法院深入推进涉房地产类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3月,该院与市土木建筑学会共建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咨询化解机制,聘请28位土木建筑行业专家为案件审理提供咨询,打造了专家辅助人、专家调解员、专家咨询员和专家陪审员参与调解、陪审、咨询的“四位一体”专家参与审判模式。下一步,该远将加大与相关行业协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共解专业难题、共化行业纠纷,倾力服务实体经济、助企纾困解难、纠纷防范化解,为持续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注入司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