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如皋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暨“华东政法大学新时代枫桥经验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理论研究实践基地”正式揭牌,并启动建设“枫桥式村(社区)”。
“枫桥经验”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丰富发展,展现出历久弥新的魅力。近年来,如皋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基准点,聚焦“长安雉水、法治如皋”建设,突出数字赋能、创新功能、系统强能,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持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为南通打造长三角最安全城市提供了有力保障。2021年和2022年,如皋市群众安全感均居全省第一位。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助力如皋营商环境评价位列全省第一、成为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
自去年起,如皋整合市综治中心、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等部门职能,新建集聚“政法为民”要素和现代化元素的如皋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设立信访接待、矛盾调解、法律服务等12个为民服务窗口,专设8个品牌调解工作室,有力搭建了“一窗口受理,一揽子调处,一站式办结”为民服务平台。中心试运行以来,共接待群众1468批次2430人,办理事项1494件(其中咨询1107件,受理387件),办结数量1292件,办结率达86.5%。
“如皋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作为矛调中心的升级版,是融合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载体,也是深化平安如皋、法治如皋建设的重要支撑。”如皋市委书记何益军介绍,中心正式运行后,将围绕“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在共建共治共享上下功夫、在提升服务能力上动真章、在便民利民惠民上出实招,全力打造市域治理“皋”水平样板;在解决基层群众面临的难题上做好示范,在解决基层发展面临的难点上打好头阵,将中心合力打造成综合治理的“参谋部”、基层治理的“枢纽站”、矛盾调处的“终点站”,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如皋落地生根。
“枫桥经验”从“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再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历久弥新、常践常新。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中,如皋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新路子,今年将在全市开展“枫桥式”村(社区)创建,为基层矛盾纠纷调处按下“快捷键”,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也让更多优质资源、优质服务流向村(社区)。
此次华东政法大学在如皋成立“新时代枫桥经验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理论研究实践基地”,为双方构建协同发展的新时代“枫桥经验”科研实践体系拉开序幕。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新时代枫桥经验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任勇表示,将深入推进“枫桥经验”时代化、系统化、理论化研究,把基地打造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交流实践主阵地、创新研究新高地,打造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县域治理标杆。
在当天举行的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基层社会治理研讨会上,来自上海和浙江等地的专家学者,围绕加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基层共治新格局等方面展开热烈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