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镇青年到热播剧作者 | 南通发布独家对话《好事成双》原著作者、通籍作家陈朗 | 南通发布

 

 国庆期间,电视剧《好事成双》正在央视八套黄金档热播。首播至今,收视率持续破1,连续4天拿下全网热度第一。这部剧的原著作者是南通籍作家陈朗(笔名:朗朗)。10月1日下午,趁着朗朗返乡之际,记者有幸采访到她,揭秘小说创作背后的故事。

     

在南通埋下艺术的种子

朗朗自小便和家人生活在如皋市,小学二年级跟随母亲来到南通市区念书。“我认为如皋是一个文学气息浓厚的城市,而南通是工艺美术重镇。这段学习和生活经历在我心里埋下了艺术的种子。”朗朗告诉记者,自己很喜欢一个如皋本地作家写的一本书,叫《又见花雨伞》,书里讲述的都是人世间真挚的情感故事。作者细腻的笔触对她未来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令她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人性的描摹都入木三分。

南通的生活经历为她的创作带来了不少灵感。“我从小城如皋,来到了南通,然后来到大都市上海、北京,一步步走过来,我能体会小镇青年在大城市奋斗的艰辛和不易。”朗朗表示电视剧中的明博、江喜、江海身上都有小镇青年的缩影。她说,即使自己出生小镇,但一直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那就是终有一天自己的小说一定会被所有人看到,也希望其他同样出身小镇的年轻人坚持理想,不要放弃,坚持不懈地奋斗。

从小镇走到大都市,童年的幸福一直滋养着朗朗。母亲徐爱民告诉记者:“给女儿取名陈朗就是希望她性格开朗,生活明朗。”徐爱民曾经是央媒资深媒体人,从朗朗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她对女儿倾注的爱。小说中的江喜需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而林双却可以用童年去治愈一生,可见童年时期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朗朗告诉记者,母亲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也是她的文学和艺术的启蒙老师,和母亲的相处让她懂得如何为人父母,何如去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就是创造力。

正如林双在女儿果果面前所说的一段话——“妈妈希望成为引领你的那个人,让你看到,我们如何好好爱自己,面对困难,不害怕,不逃避,勇敢活出自己的价值,所以相对寸步不离的陪伴,妈妈更希望能够成为你的榜样。”无论是家庭主妇还是职场妈妈,徐爱民展现了自己身为女性的价值,更有作为母亲的责任,是朗朗心中的榜样。

     

小说源于生活也照进现实

“35岁对女性来说,不是青春的结束,而是更美好的生活的开始,是一个新的原点和起点。”朗朗告诉记者,35岁这年,原本在某互联网公司担任总裁助理的自己经历了行业的“35岁危机”,面临公司裁员的她最终选择拿着“N+1”的补偿款,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写作。《好事成双》的原著《双喜》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出来的。

对婚姻和两性关系观察如此透彻的朗朗,现实生活中早就结婚生子,并育有两个可爱的女儿。剧中黄晓明饰演的“顾许”便是她以自己丈夫为原型塑造的人物。朗朗的丈夫是一位算法专家,“从我23岁结婚至今,一直没有送他任何浪漫的礼物,所以我决定在书中送一个角色给他。”朗朗表示,因为这个角色的成功塑造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算法”这个高深莫测的行业,丈夫也十分感激她,承认她的写作为算法行业的“出圈”作出贡献。

目前,朗朗在上海某所大学任辅导员一职,学校工作、小说创作、家庭生活,这些繁琐的事情她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正如电视剧中的林双,平衡好事业和生活,在她身上也能看到朗朗的影子。“我们来到这世界,不是为了找到归宿,而是为了最终成为自己的归宿。”这句人间清醒的发言,背后是林双的痛苦与无奈,也是朗朗赋予角色的勇气和力量。

电视剧播出后,很多女粉丝在她的社交媒体账号中留言,表示剧中某个人物和自己身边的人重合度很高。更有人私信朗朗,告诉她自己的生活就是女主角林双的翻版。博士研究生学历的她也是高知女性,却遭遇丈夫出轨以及转移婚内财产、争夺抚养权等一系列狗血事件。所幸自己已经挺过困难,走出阴霾。朗朗也鼓励她:“每个女性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我相信大部分女性都会通过自己的方法,走出困境,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在朗朗笔下,婚姻不是唯一议题,雌竞不是必须选择,而是一次女性自我需求和价值的重塑、关系上的升级。这种女性之间的互助、救赎,不畏困境逆风起航的生活态度,更为引人触动。而这也许正是电视剧收视热度节节攀升的原因。

     

未来还将持续深耕女性题材赛道

其实,朗朗并非文学专业出生,她本科就读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但在她看来,无论是图画还是文字,都只是表达艺术和情感的一个介质。“我觉得在网络上连载小说只需要一根网线,这种艺术形式更为简单直接。”朗朗觉得,文字于她而言可以更加快速地表达情感和想法。

《双喜》是朗朗第一部卖出版权的作品,电视剧的热映也带动了书的阅读量,《双喜》在“豆瓣阅读app”热度居高不下,国庆期间甚至一跃上升热搜榜首。记者了解到,根据她的小说《女神的当打之年》改编的电视剧《好团圆》也即将与观众见面。该剧由白百合、陈赫、李纯等知名演员联袂合作。另外,小说《三七》的剧改也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问及接下来的打算,朗朗认为:“写小说是一个需要沉淀的过程,即使现在很多人愿意高价求购我的作品,但我认为‘朗朗’这块牌子的口碑更为重要,所以我打算短暂休息沉淀后再出发。”尤其是当了老师之后,她的出书速度已经大大降低,之前一年能写三部作品,现在三年只写了一部作品。不过,好作品值得等待。

对于未来的写作方向,朗朗表示自己将持续深耕都市女性题材的作品,可能会加入一些“悬疑”元素,但是不会转去“悬疑小说”赛道。“无论是在小镇还是都市都有很多迷茫物质的女性,希望能够通过我创作的故事让她们找到‘她力量’,得到心灵的支撑,继续走更远的路。”这便是朗朗创作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