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90后”种花小伙:幸福像花儿一样 | 南通发布

 

 

说起鲜切花,大家都会想到花都昆明,其实在启东市南阳镇安平村,“藏”着一个160多亩的鲜花基地。连日来,通城寒风萧萧、细雨绵绵,但上海叶都坊园艺有限公司鲜花基地内,却是繁花似锦、姹紫嫣红,一派生机盎然。大棚里,村民们一手攥紧花茎,一手利落揪掉杂叶,随后经过包装,一箱箱风铃、蝴蝶牡丹、小飞燕等鲜切花被运往上海。

操办起这个花卉基地的是一名“90后”年轻人——朱超彦。“春节前,正是花卉消费的旺季,基地的生产基本上是满负荷运转,全力保障市场需求。”朱超彦告诉记者,花卉市场的需求受节假日波动较大,为了满足春节和情人节期间的供货需求,他在2023年9月份就种植了一批鲜花,目前正值花期。“这边的大棚里是10月份种的,瞄准的是三八节、母亲节的市场。开春后准备销售的有珍珠梅、丁香、雪柳,再过一阵就能种植向日葵,为高考、教师节备货。”朱超心里有一张时间表,把基地未来一年的种植计划,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由于受父母的影响,朱超对农业有着浓厚的感情。“我父亲就是种植蔬菜的,我从小就在田里玩。”朱超说,“后来我在花店里工作过一段时间,发现鲜花市场行情越来越好,利润也比种植蔬菜要高,就萌生了种花的念头。”经过一番深思熟虑,2014年朱超辞职前往云南学习鲜花种植技术,2017年,他在上海创办了鲜花种植基地,两年后,生意越来越好的朱超想扩大种植规模,于是,他瞄准了和上海一江之隔的启东,这里的气候、土壤环境非常合适,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在安平村村委会的支持下,朱超流转了170亩土地,投资300万元建设了叶都坊鲜花种植基地。

很多人觉得,每天被鲜花绿叶所包围,是件很惬意的事,但在这片令人向往的鲜花世界里,朱超却付出了许多辛勤和汗水。他种植的鲜花主要用于鲜切花制作,对于花形、花色、花质的要求很高。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朱超要同时种植十几个品种,而每种鲜花都有不同的生长习性,有的喜温,有的喜潮,有的怕旱,有的怕涝……这让朱超在种植管理中既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还要有更多的细心和耐心。“鲜花市场流行趋势变化很快,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研究,引进新品种。”朱超一边说,一边打开一个温室大棚,只见奶白、明黄、淡粉的蝴蝶牡丹亭亭玉立,花瓣层层叠叠绽放,如同翩跹的蝴蝶,美不胜收。“这片是我去年试种的新品种——蝴蝶牡丹,别看它现在枝干很长,其实它开第一茬花的时候很矮,需要人工干预,才能长出粗壮挺拔的枝干。”由于花色丰富、花期长、枝干硬,这批蝴蝶牡丹市场反响很好。“今年我打算扩种10万株蝴蝶牡丹,试种进口大丽花,同时扩建冷库,对温室大棚进行改造提升,便于以后种植高端花卉。”谈及未来的发展,朱超信心满满。

鲜花种植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安平村党总支书记孙丹丹介绍,基地的采摘、包装工作不算繁重,适合村里上了年纪的人群,每逢采收旺季,每天有七八十个村民在基地忙活。“家里近3亩地流转出去了,现在在基地打工,既有租金还有工资,收入增加不少。”70岁沈兰秦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