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出现连续低温雨雪天气,导致部分田间积水,土壤含水量饱和,渍害风险加大。29日,市农业农村局发出紧急通知,组织各地开展排涝降渍和田间培管,及时促进苗情转化,夯实粮油丰收基础。
当前,我市小麦、油菜进入生长关键期,如排水降渍不及时,将阻碍新根发生、严重影响根系活力和正常生长发育,直接威胁后期产量形成。2月28日,我市普降中雨,全市最大降水量24.3毫米,沟系不畅田块积水较为严重。各地市农业农村部门迅速组织发动,对排水不畅、田间尚有积水的田块,督促生产主体第一时间疏通沟系,连通田头沟,抓紧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对外沟出水不畅的田块,清理外墒,确保内外三沟排水通畅,预防中后期出现连阴雨造成严重渍害。
由于2月份雨雪偏多,加之播期跨度大,“两头苗”(迟播弱小苗与早播旺苗)现象突出,小麦长势不平衡性大、苗情复杂,油菜一二类苗比去年同期减少近 1个百分点,与越冬初期相比,苗情有所转弱,今后仍存在“倒春寒”冻害、草害隐患。农技专家提醒广大种植户,要根据小麦不同生育进程和田间渍害情况,及时做好肥水管理,对于尚未追施过蕾薹肥的油菜,天晴后及时追施,中耕松土壅根,改善表土通透性。有条件的农户,可喷施芸薹素内酯、赤霉素等抗逆剂,促进麦油恢复生长。
此外,当前田间湿度大,小麦纹枯病、白粉病和油菜菌核病等易发生危害,市农业农村局提醒各地要高度重视病虫害的测报和统防统治,在小麦拔节初期纹枯病病菌侵茎前、油菜初花期菌核病侵染前,及时进行药剂防治,用足药量和水量,早发重发田块,要加强二次防治,以减轻病害发生危害。同时,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适合的除草剂品种,待气温回升稳定后做好化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