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家里没个废旧手机?您的手机以旧换新过吗?卖旧手机如何保护隐私?针对市民关注的这些热点问题,19日,记者展开专访——
技术迭代
不少旧手机“吃土”
“家里有三只旧手机,分别是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不同性能的老款手机,一直放在柜子里‘睡大觉’。朋友建议我卖给二手手机收购商,可是我担心信息泄露。宁愿放在家里‘落灰’,甚至物理损坏砸碎扔到垃圾堆里,也不愿意卖掉。”19日上午,在我市一家金融企业担任管理人员的刘丽,直言不讳地对现场采访的记者说,“我是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客户的资料、重要的商业信息,这些远远不是一删了之的。现在市场上各种数据恢复软件功能越来越强大,这些商业秘密一旦被不轨之人拿到,后果不堪设想。”
手机,如今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甚至可以说没有手机寸步难行。
随着通信技术革命的迅猛推进,手机的迭代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以肉眼可见的“储备一代、推出一代、淘汰一代”的“进度表”狂飙。然而,当手机达到使用寿命,或者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时,很快就成为废旧手机。
“两部老款品牌手机,最久的有七八年了,但开机后都还能用,当然由于内存太小,开机速度很慢;到家门口附近一家手机店打听了一下,回收价每部只肯给我20元!想了想,还是带回了家,不卖了,就留着作个念想吧。”家住城山家园的居民许智山觉得,好歹老手机还曾陪着自己度过一段人生中难忘的岁月。
“家里的废旧手机整理后一看,这些年用过的加起来竟有十来部。”采访中,在市区一所学校当老师的李学军笑着对记者介绍,这些年用过的各种型号的智能机和功能机都有,因为卡顿、掉电快或内存不足,这些手机都成了他的个人藏品。“卖不了几个钱,最担心的还是个人信息泄露。格式化处理或者恢复出厂设置也没用,在专业人士手里恢复数据不是难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也有不少市民每隔两三年就换一部新手机,老旧手机则“以旧换新”卖给了手机销售门店或回收手机的维修商。
记者探访
手机回收有“价差”
“喏,你这只手机屏幕上有光斑,充电插口磨损得也比较厉害,不过看得出没拆过、没修过,总的看来状态还不错,还能用。”19日下午,在我市崇川区南大街长桥一侧,一位从事手机回收和贴膜的路边女摊主,将记者用于暗访的一只旧手机在手里翻来覆去、来来回回看了大半天,最后伸出三个指头,“你这只旧手机,我给你300元。”
300元?记者一听,觉得还行;毕竟,请女摊主核价的这种老手机,已经使用六年,早该淘汰了。
没想到,再走没多远到了路边另一家手机回收和维修店,五十多岁模样的男店主打开记者递上的手机,看了一下品牌、型号和使用状况,皱着眉头报出200元的“一口价”。
一来一去,两个手机回收者报出的回收价,中间的价差达到一百元!
在电信大楼通信市场的一楼手机经销商处,记者再次将旧手机交给手机经销人员估价,女营业员通过有关测价软件,报出和第一位女摊主一样的价格:300元。
可让记者意外的是,在通信市场二楼的一位经销品牌手机的女个体户处,她托一位专业人员检测后,报出了400元的回收价!这一价格,和报价最低者中间的价差达到200元……
通过现场采访,记者了解到回收者根据手机型号、品牌和状况等因素评估回收价格,通常在几百元至数千元之间,配置越高、成色越新,回收价越高;修复翻新后的二手机可重新投入市场再次销售,不能修复翻新的手机可拆卸屏幕、电池、摄像头等零部件来卖;彻底报废的手机可提取黄金等贵金属,有专家估算10部废旧手机能提炼1克黄金,一吨废旧手机可以生产200克黄金。
“废旧手机不能直接扔弃,手机材料中的汞、铅、镉等重金属会污染水和土壤,通过回收可用于制造新的电子产品或者进行其他行业的金属回收利用。”19日下午,一位专家向记者介绍。
循环利用
要给回收“立规矩”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前不久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一部手机的使用寿命在2.2年左右。我国平均每年产生4亿部以上废旧手机,废旧手机存量超过20亿部。
数据还显示,手机废弃后,约54.2%被消费者闲置留存,只有约5%能够进入专业的废旧手机回收平台、“以旧换新”活动等回收渠道。但是受回收价格较低、不够方便快捷、数据安全性难以保障等问题困扰,消费者对废旧手机回收的信任度不高、回收意愿较低。
我市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循环经济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出台实施,在逐步促进废旧手机回收利用产业的规范。但是,一些堵点依然存在。
“隐私泄露和信息安全,是制约废旧手机回收利用的最大痛点。”我市一位知名法律专家指出,“必须从法律层面和监督执法层面着手,采取有效机制来保障消费者信息安全;同时还可以鼓励机构和个人对手机回收和二手交易的相关环节进行监督检查,通过奖惩制度促进手机回收和安全处置。”
“必须提醒的是,市民在换新手机的同时,也应考虑旧手机的二次回收,以促进资源的良性循环利用。”另一位专业人士指出,在目前情况下,建议市民在处理废旧手机时尽量选择正规渠道,既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又能为环保作贡献,“同时,回收行业要尽快加强监管、提升技术、规范操作流程,探索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实现手机回收过程的全流程标准化、规范化,确保在‘物尽其用’的同时实现‘绿色环保’。”
手机更新换代的同时,我国每年约有3亿至4亿部旧机淘汰。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共回收手机约2.8亿部,其中2.5亿部以上用于直接翻新销售,占总回收量的90%左右,是0.26亿部报废拆解手机量的近10倍!由此可见,能否在回收品中“掘金”,实现旧手机资源的循环利用,商机无限、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