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翁”分享20年种植心得:如皋老科协白蒲分会讲座受欢迎 | 南通发布

阳春三月,万物皆苏。三月底,如皋老科协白蒲分会在镇政府会议室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年近耄耋的白发老人在台上讲得绘声绘色,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后,还花了半小时进行面对面的提问答疑。台上讲得详细具体,台下听得仔细认真。

授课的是老科协白蒲分会的会员徐钧,他2004年从如皋农行信用卡部主任岗位上退休后,就萌生了栽培枇杷的愿望,到白蒲镇的朱家桥村租用4.5亩土地,花十多年时间进行实生苗的培植和嫁接苗的培植,反复试验,探索栽培经验。为了选准适合本地气候及土壤条件的品种,曾到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五省枇杷种植地区进行考察,选择了“大五星”枇杷,通过引种培苗逐步扩大,与枇杷接下了不解之缘,并取得成效。他在本地培植出的黄肉型“大五星”枇杷,具有单个体型大(60克左右)、单株挂果多、可食率高等特点。他通过嫁接培植,把挂果期限从3-5年缩短到2年。近五年他的着力点是把培植的嫁接苗发送到周边村居的农户,带动农民致富,为农民增收做出自己的贡献。目前,已经发展到5个村居42户农户,栽植面积达到26亩,他送出的嫁接苗达到1144株,亩收入达到1万多元,在当地提起徐钧,人们都会发自亲切地称他“枇杷翁”。

“枇杷翁”利用讲座的机会把近20年的枇杷培植技术毫不保留地进行了详尽的讲述。他从枇杷的生长习性和栽培要点等七个方面介绍了枇杷栽植的经验。

了解枇杷的生长习性。枇杷是一种喜温暖、湿润气候的果树,适宜在年平均气温15℃以上的地区种植。它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佳。枇杷的生长周期较长,从栽植到结果通常需要3-5年的时间(实生苗)。

选择优良品种。选择优良品种是枇杷栽培的关键。我们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品种。同时,要注重品种的病虫害抵抗性和果实品质。他培植的大五星枇杷就是适合本地栽植的好品种,值得推广。

合理施肥。施肥是枇杷生长的重要保障。我们应该根据枇杷的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栽下去的第一年,要在8月份施一次肥,以后每年的3月和12月施一次有机肥。肥料的选择主要是钾肥、磷肥和畜禽粪肥。春季是枇杷生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加大施肥力度。枇杷开始出新芽新树梢时,要施水溶肥以便吸收;果实成熟时和采摘完后,要施有机肥。施肥的方法是,“投影边缘”法,以主干为圆心,在投影边缘上施肥,第一年正南、北、东、西,以后每年施肥点依次向右或左调45度,以帮助每个方位的根系都能吸收到养分。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枇杷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定期检查枇杷树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常用的防治方法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同时,要注意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按照规定的用药时间和用量进行喷施。

修剪与整形。修剪与整形是保证枇杷树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我们应该根据枇杷树的生长习性和品种特点,进行适时的修剪和整形。一般在冬季进行修剪,去除病弱枝、交叉枝等,修剪时做到疏密得当,打开光路,做好分层,避免遮挡,促进树形整齐、通风透光。在树形的培植上,采取3、6、12的取舍方法,即:栽好后从三个方向留好主枝,等分枝长到3-40公分后,每个主枝上留不同方向的两个分枝,再等到分枝长到3-40公分后,每个分枝上再留两个不同方向的分枝。

疏花蔬果。一般在三月中下旬进行疏花、蔬果。在开花的时候,对枇杷树进行疏花,让枇杷开花的时间加长,从而获得更多的果实成活率。同时要进行蔬果,一个枝上保留3-4个果粒,把多余的果粒去了,以保证养分供应果实的发育成熟。

采收与储藏。采收是枇杷栽培的最后环节。我们应该根据果实成熟度进行采收,一般在果实呈金黄色时为最佳采收期。采收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伤果实。采收后的枇杷应及时进行预冷处理,以延长保鲜期。同时,要注意控制储藏温度和湿度,防止果实腐烂变质。

本次讲座,让参训的53名会员及居民深入了解了枇杷的生长习性和栽培要点,提高了栽培水平,同时注重实践和创新,探索了适合本地生长的枇杷栽培技术和模式,让他们享受了一次不可多得的技术大餐,必将为白蒲的枇杷栽植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