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伴随着挖掘机的一阵阵轰鸣声,位于启东市老城区内原测功器厂1、2号楼在原址开工建设,标志着启东市首例居民多产权房危房解危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南通市居民自筹资金危房解危第一家。
据了解,原测功器厂1、2号楼建于20世纪70年代,为上下两层结构,二楼为外置露天踏步,室内无独立厨卫设施,共有住户23户,后被鉴定为C级危房,该两幢楼已无法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2023年3月,启东市政府全面启动危房解危工程,由启东市住建局牵头负责,因该类解危项目存在业主意见统一难、改造方案确定难、资金筹集难、政策突破难等问题,推进工作难度很大。
针对原测功器厂1、2号楼危房解危项目,启东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分管副市长部署,每周召开例会听取汇报,专题研究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经过数十次的政府专题会、政策宣传会及一对一上门做工作,最终确定原地翻建的方案,居民作为责任主体筹资建设,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及矛盾协调。
为确保该解危项目的顺利推进,启东住建局与属地街道居委会成立工作专班,从入户调查、方案确定、图纸设计、资金筹集、建设手续办理等方面全过程、全方位给予保障,特别是在项目建设审批中,按照新建项目要求,遇到规划方案、建设标准以及施工手续等审批瓶颈,如何突破、如何创新、如何把民生实事办实办好,也是解危过程中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也是解危成败的关键。启东市住建局主动作为、创新思路,协调各部门齐心协力,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4月13日,全部23户居民完成签约、腾房,原测功器厂1、2号楼全部拆除,进行原地原貌翻建,目前项目进入施工阶段,预计11月份竣工。
启东市住建局住房保障和物业管理科负责人陆健告诉记者:“原测功器厂1、2号危楼采取原地翻建顺利解危的成功案例,为启东市开展后续解危工作奠定了基础,下阶段我们还将推进职工新村等危房解危工作,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居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