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万次的春和景明。”在9日由市妇联主办的“南通新时代女性慧雅课堂”上,南通籍作家陈朗一袭黑裙现身,和她作品里所塑造的大多女性角色一样,谈吐不卑不亢,大方优雅。在和现场观众分享自我的成长故事时,她如此说道:“我们作为女性有很多的社会角色,但是我们有一个唯一的角色,就是我们自己人生故事的主角。”
“陈朗”的名字对许多热爱影视剧和小说的观众和读者来说并不陌生。在繁华的文学世界中,这位来自江苏南通的作家,她以笔名“朗朗”在文坛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就是去年热播的电视剧《好事成双》的原著作者陈朗。就是这样一位生长于江海大地、年轻而富有才华的年轻女性作家,在8年时间里,发表了15部网络小说,所著的作品大多聚焦婚姻、育儿、职场等多维度的热门话题,她用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的人物画卷,讲述了一个个充满情感与波折的故事。
陈朗是土生土长的南通人,1986年出生于如皋市。“当时在百度百科建立资料库时,工作人员问我是哪里人?我想了一下,我从小在南通的稚水河畔长大,就写‘江苏如皋人’吧。”提到自己的故乡,陈朗不由自主地涌起了对家乡的深刻情感,“我从未思考过我到底是哪儿人,也许有些远方我们这辈子只能目之所及,但是故乡永远是你回得去的故乡。”
在小学时,陈朗便展现出了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和极大的文学天赋。回忆起在通师二附的小学时光,陈朗分享了当时的语文老师是如何科学地给予了她最早的写作启蒙的故事,“他特别注重我们的课外积累,每天要求我们回去背一篇小学生作文,这些都给我在后来的创作提供了无尽的宝贵财富。”也是从那时候起,一枝埋藏在女孩心中的写作之花开始生根发芽。
陈朗自幼喜欢艺术,她多次表示自己从小对美的东西产生很多感知,所以在报考大学时,她毅然决然地选择来到上海大学的美术学院就读,“在那些国画、书法、艺术理论和美术史的世界里,我深刻地被这些美的东西吸引了。”在上海经过4年求学、4年工作后,为了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文学和艺术梦想,她来到了清华大学读研,在北京一待又是4年,12年的文学和艺术熏陶给陈朗带来的不仅是审美艺术和环境眼界的提高,还有那份更加坚定的尊重内心的决心。
在清华大学艺术史论系就读研究生期间,陈朗发现自己的很多的师兄、师姐都成为了高校老师,继续进行着学术和理论的研究,在毕业面临求职选择时,她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接下来生活的重心是愿意继续学习艺术史,还是在书写中度过?
在进行一番权衡之后,她作出了“成为一名作家”的决定。“我觉得我还是喜欢精彩的故事,无论是活在精彩的故事中,还是书写引人入胜、情节跌宕的故事。”陈朗选择了一条很多朋友、前辈难理解的路:来到了腾讯旗下的阅文集团,成为了一名“写故事”的人。也就是这段在阅文集团的工作经历,让陈朗完成了自己原始的商业写作的积累,但是在她心中,“讲故事”的梦想从未消弭。偶然一次投稿经历,陈朗作品中体现出的深厚的文学功底打动了豆瓣阅读的一位资深编辑,在看完他的文章后,编辑抛来了橄榄枝:愿不愿意成为豆瓣阅读的签约作家?
自此之后,陈朗正式成为了签约作家。八年里,陈朗创作出了《双喜》《女神的当打之年》等热门作品,逐渐凭着优质的文学素养和入心的写作手法,成为了我国网络文学作家圈中炙手可热的女作家,她所创作的小说一直都被认为是具有强大思想性的作品,并且经常能让读者在书中看到不同环境下变化的人性和情感。
聚焦女性写作是陈朗选择观察世界的棱镜。《好事成双》是陈朗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讲述了女主角林双在遭遇家庭背叛后、为了争夺女儿的抚养权而重返职场的故事。陈朗仅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近26万字的作品,提到创作初衷,陈朗表示,这部小说的灵感来源于身边的一个真实故事,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笔触将这个故事呈现给更多的人,于是,在创作过程中,她深入挖掘了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小说最后,逆境中的林双挑战自我、实现了人生的翻盘,充分展现了当代都市女性的坚韧与独立,也深刻展示了原著作者陈朗文字中极大的洞深女性内心世界的魅力。
陈朗一直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达到“疗愈”的作用。“未来在您的作品中,有为底层女性发声的打算吗?”面对互动环节中观众的提问,陈朗莞尔一笑,她表示自己一直希望在自己的作品里给女性提供生活的“避难所”:在人物塑造时注重给女性角色出主意、找解决之道的同时,也希望通过在书里面为拥有同样经历的女性书写一个阳光的、积极的结局,为她们带来片刻的疗愈。
在谈到未来的创作计划时,陈朗表示,将继续深耕文学领域,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她也会更加关注底层女性的人情冷暖,不断探索新的创作题材和风格,“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笔触,传递出更多正能量和积极的信息,为读者带来更多的感动和启示。”陈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