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至6月是朱鹮的繁育期。记者28日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苏陕协作“友好使者”朱鹮迎来首批“南通籍”宝宝,这也是省内首例人工孵化朱鹮成功案例。
在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孵化室内,几只朱鹮宝宝伸长脖子,时不时扑棱着小翅膀,发出清脆的叫声,模样甚是可爱。据动物园动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初,三对成体朱鹮陆续开始产蛋,随即园区工作人员对朱鹮蛋进行人工孵化,5月初雏鸟陆续破壳而出。目前,率先破壳的4只雏鸟各项指标均比较稳定,正在育雏箱内进行保温保湿、观察投喂,半个月左右脱温,届时将离开育雏箱继续进行人工喂养。
朱鹮被称为“吉祥之鸟”,与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并称为中国“四大国宝”动物,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素有“东方鸟类明珠”的美称。2021年10月,为进一步巩固苏陕协作成果,不断深入推进两地交流,10只朱鹮作为苏陕协作“友好使者”被首次引入江苏,入住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其中,3对为成体,2对为亚成体。
“据考证,此前朱鹮曾广泛分布于包括南通在内的我国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进入20世纪后,朱鹮数量急剧下降,成为世界性濒危鸟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森林资源处负责人介绍,人工繁育是朱鹮种群抢救性保护复壮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我国已取得显著成效。我市将以此次成功孵化为契机,深入推进朱鹮人工繁育,全面加强栖息地保护,在合适时机进行野化放飞,不断提升朱鹮种群数量和质量,努力推动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