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固然想到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同是爱国人物,我还想到了民间怀念的小尿童和小扣郎。
比利时布鲁塞尔恒温街的小尿童铜像不过60厘米高,却是世界著名旅游景观。小尿童于连撒尿救城的故事有好多个版本,有撒尿浇灭炸药导火线之说,有撒尿浇到敌首领头上震慑之说,有挺身撒尿鼓舞士气之说……虽然有些搞笑,期望平安的人们都相信小尿童救了大家。400多年来,布鲁塞尔人敬奉于连,不遗余力地包装旅游项目,以至于国外游客到布鲁塞尔总要去瞻仰于连,像前可谓游人成群,川流不息。许多国家政要到访赠送服装给于连。据说所赠各式民族服装已有上千套,市政厅不得不建了一个专放于连服装的博物馆。
如东千年古镇掘港的扣郎抗倭故事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年仅12岁的扣郎在掘港烟墩放哨时,发现倭寇夜袭,他奋不顾身鸣锣焚烟报警,唤醒兵民抗击倭贼,免遭涂炭。扣郎与来犯倭寇殊死搏斗,被拦腰砍为两截,壮烈牺牲。掘港居民先后在多处建扣郎庙、小郎殿祭祀英雄。虽世事巨变,但至今在掘港郊野还能找到数百年相传祭祀扣郎的遗迹。《如皋县志》《如东县志》《掘港镇志》等对扣郎抗倭均有记载。扣郎的英雄事迹有据可考,扣郎精神感人至深。
小尿童与小扣郎同为保家卫国的少年英雄,都是人们敬仰的偶像。小扣郎的故事更加真实、壮烈、感人。然而,他们的境遇却大相径庭。
小尿童的故事被许多国家写入了教材,其铜像成为世界旅游明星。比利时人把小尿童看成民族英雄,又把小尿童当成财神,当作文化品牌来做。他们不仅在布鲁塞尔恒温街最好的市口修建了尿童像座,而且在恒温街的另一头又修建了女尿童塑像,让导游们引领游客一路购物直至看到蹲着撒尿的女尿童才罢休。这既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又增添了恒温街满满的人气。更有甚之,如今男尿童又有了新景观。据说在铜像的睪丸里安装了电子芯片,小尿童可以顺游客的兴趣准确地把“小便”撒到人们的头上、身上、脸上,引得游客像泼水节那样欣喜若狂、如痴如醉。
而如东小扣郎却鲜为人知,甚至人们自发捐资塑造的铜像也难以在他故事发生地安置。究其原因首先是两个小英雄乡里人们的认知差距。一个把尿童作为英雄,一个对扣郎似信似疑,羞羞答答,乃至在本地区的人都知之甚少。当今少年犯罪令人担忧,加强青少年教育迫在眉睫。扣郎的锣声是唤醒人们的警钟。扣郎是爱国守乡的保护神,是如东人的骄傲,是如东人前行的光辉榜样。掘港今有100多位市民自发捐资塑造了扣郎铜像。1米40的扣郎铜像经多位著名艺术家的指点,设计精致,栩栩如生。铜像再现了当年扣郎身背大刀、鸣锣报警的形象,其焦急之情、爱乡之心,跃然脸上。“倭寇来了”的呐喊之声,仿佛不绝于耳。5月17日,扣郎铜像在掘港喜润城首展以来,已有成千上万的观众观摩瞻仰,还有少先队员列队行礼。传承弘扬扣郎精神应是民心所向。
抗倭英雄的塑像全国众多,抗日英雄的塑像更是数不胜数。云南松山战役远征军有402座单体英雄塑像,但其中有40多个9岁至15岁的娃娃兵形象特别引人注目。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孩子也要上的。这是历史的真实。我们今天10多岁的孩子懂得什么?在做什么?只有爱国主义加勇敢智慧,才能求得民族生存、世界和平。
布鲁塞尔人能把小尿童做到极致,难道我们如东人就不能让古远独特的英雄扣郎在他当年洒尽热血的烟墩遗址再现雄姿吗?把“扣郎抗倭”做成知名旅游景观,不仅可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提高如东的知名度、街区的知名度、企业的知名度。期待有识之士、知名企业,认识扣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支持“保护神扣郎回家”,给扣郎铜像一个遮风挡雨的亭子。有一个创意虽然不像小尿童撒尿那样搞笑,却也能提升旅游项目的价值和意义。就是运用新技术设置,让游客面对扣郎铜像喊一声“倭寇来了”,铜像会发出三声锣鸣和三声“倭寇来了”。但愿锣声和呐喊声能警醒人们,实现民族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