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户外桑拿体感明显。6月28日傍晚,如东洋口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内,全天24小时露天坚守岗位的“电力搬运工”——江苏丰储共享储能电站正在抓紧休整,只等省电网调令,再次入编上岗。“受省电网调度,我们已入列迎峰度夏‘站’队,一期一次充放,减去损耗,大约可满足3.4万个家庭一天的用电量。”项目现场负责人魏永清介绍。
作为用电大省,江苏是每年夏季电力保供重点区域。如东作为省内最大的绿电输出县,单月风电、光伏上网电量超10亿千瓦时。为调剂利用好这股巨大的能量,2022年起,如东积极布局新型储能产业,大力发展新型储能电站,到目前为止,已投运及在建的储能电站达到6座。今夏,除已入列的丰储电站一期,还将有丰储二期、鹭核项目并网投运,进一步壮大调峰保供“如东队伍”。
全力冲刺
两座“充电宝”即将投用
江苏丰储共享储能电站一期建设规模为200MW/400MWh,是目前江苏容量最大的电化学储能站。该站于2023年11月建成投产,去冬今春,受省电网调度参与迎峰度冬,截至目前,已累计放电超8000万千瓦时。
“我们电站正在加紧推进二期100MW/200MWh项目,预计7月初便能并网投运,确保今夏用电高峰时段可以可靠调峰。”魏永清介绍,电站定位为电网侧共享储能,去年底投运时便与江苏省电力公司签订了并网调度协议。半年多来,电站每天按调度指令实施充放电作业,已成为稳定的电网调峰源。
储能电站之所以被称为“充电宝”“稳定器”,主要是因为它能在用电低谷时,从电网“下载”电能存储起来,等到用电高峰时,再将这部分电能释放出来,补充电网“缺口”,提升电网稳定性。以丰储一期每天两充两放为例,每天最高可为电网提供约800MWh错峰电量。
新型储能电站这种类似于U盘的即时存储、随时释放功能,为如东丰富的可再生绿色能源打通了消纳“通道”,对提升区域电网灵活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在电网需要时可以做到‘毫秒级’响应,能够成为迎峰度夏高峰期间电力顶峰保供的最强后援。”如东县发改委总工程师周华介绍。
眼下,如东另一座大型电网侧储能电站——鹭核项目已进入并网投运前的最后调试阶段。该项目储能规模为200兆瓦/400兆瓦时,设备采用预制舱布置,均为磷酸铁锂电池,目前正处在对接冲刺阶段,预计7月便能进入全省储能资源池。丰储、鹭核两大储能电站全面投运后,如东新型储能应急顶峰能力将达到50万千瓦。
全面发力
一天可极限“上传”170万千瓦时电
巨大的白色储能舱体整齐排列,从高空俯视,蔚为壮观。目前,坐落于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天山路东侧、牡丹江路北侧地块的鹭核200MW/400MWh储能电站主体已全面建成,这是如东即将投运的第二座大型电网侧新型储能电站。
如东是“风光”大县,目前全县风电总装机规模超563万千瓦,光伏装机容量约120万千瓦。2023年,如东新能源上网电量达131亿千瓦时,约占全县全社会用电总量的140%以上。今年前5个月,如东新能源上网电量达67.89亿千瓦时,超出社会用电总量26.27亿千瓦时,是工业用电量的两倍多,绿电“净输出”已实现常态化。
“风光”绿电新能源与储能有何关系?“新能源电力往往是‘看天吃饭’,光照足、风大,发电量就大,碰上阴雨、无风天气,发电量就小,甚至发不了电。储能电站的‘储、放’功能决定了它能与新能源成为‘互补伴侣’。”周华介绍。
让储能适配“风光”,鹭核储能电站规模与丰储一期相当,满功率运行时,基本可以实现一天两次充放电,单次可充电40万千瓦时,做到100毫秒级响应。两大储能电站在迎峰度夏期间连续实施两充两放状态下,不仅能有效平抑负荷波动,还能够作为备用电源,每天向电网放出170万千瓦时电,以一户一天使用10千瓦时电计算,相当于可同时满足17万户居民一天的用电需求。
一边为新型电网架构加上“缓冲器”,一边强化基础硬件设施提升清洁能源外送能力。截至目前,如东地区已建成500千伏线路103.4公里、220千伏线路665公里、110千伏线路762公里,其中65%以上涉及服务新能源消纳。
积极蓄能
3座新站加码构建“新力矩阵”
位于洋口镇的中国天楹如东重力储能示范项目外型酷似一个巨型魔方,是全球首个26兆瓦级重力储能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建设,该项目现已完成首套充放电单元测试,目前48个单元模块正在全面调试中。
在这个高148米、长122米、宽110米的大魔方里,共设置有35层、24列通道,分别安置着12672块单体重量为25吨的重力块。运行时,将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控制重力块的垂直提升和水平位移实现势能与电能的转换,一次充放综合效率可达85%。今年底并网投运后,将形成100MWh的储能规模,能够在每天的用电高峰期释放电能,在用电低谷期进行充电,增强电网调峰调频能力,有效缓解电网局部供电压力。
“新型储能”今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装备基础,从功能上看,新型储能既能充当“充电宝”,又能充当“调节器”,是“情绪稳定”的贴心“后勤保姆”;从意义上看,有了它的“调剂”,新能源能实现更大效用。眼下,除了重力储能这座“超级充电宝”在建外,如东还有国信南通60MW/120MWh储能项目与如东晟能50MW/100MWh储能电站项目两座储能电站被纳入江苏省电力专项规划,预计今年年底全部投产运行。
一个个“充电宝”花落如东,背后离不开政策导向带来的红利。“去年9月,江苏省发改委印发相关文件,明确提出可再生能源发电市场化并网项目应按照功率10%及以上比例配套建设新型储能,同时明确配套的新型储能可结合项目就近布局,这为如东储能产业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周华表示,截至目前,如东实施的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规模占到全省规划总量的17.4%,“十四五”期内,如东以“一条风光走廊”+“一组超级充电宝”链成的新模式、新动能,将成为该县打造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城的重要锚点。
【记者手记】齐心协力打好迎峰度夏这场硬仗
国网江苏电力调控中心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江苏全网最高用电负荷将达1.45亿千瓦、同比增长9%,全省电力保供将面临极大压力。
电力被喻为工业发展、城市运行、社会运转的“血液”,它的稳定供应,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好电力迎峰度夏,既要在扩大新增电能下功夫,推动支撑性电源、新能源、备用能源等各类电源建设,强化电网建设,做好接电并网,为电力保供夯实基础;更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电力部门主动担当作为,切实强化统筹协调,全力维护运营好现有电力设备,确保各项设施安全、线路畅通,让发电机组应发尽发、能输尽输,最大限度提升供给端能力,真正实现以电力保供之“稳”,保障群众生活需求,助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徐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