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医疗专科联盟升至9家,专科能力提升再添新通道 | 南通发布

本月下旬,由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牵头、整合全市肺科医疗服务资源组建的南通市肺科联盟成立。近年来,我市以三级专科医院为龙头,充分运用“互联网+”等手段,在联盟内部有序开展专科管理、人才培养、技术交流、科研创新等工作,持续推动市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截至目前,我市已成立了妇幼健康、中医医疗、肿瘤防治、康复医学等9家医疗专科联盟,无论是联盟成员单位数量,还是联盟规范管理工作,均居全省第一方阵。同时,联盟“朋友圈”还延伸到上海、新疆、陕西等地,成为接轨上海和医疗援疆、援陕的有力抓手,通过专科联盟带动,让优质医疗资源“流动”起来,给群众就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联盟成员共享医疗资源

百姓家门口享受同质化服务

上周,住在如皋市城北街道的安徽籍产妇郭翠琳,带着3个多月大的宝宝,来到如皋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令她感到满意的是,原本要到南通市妇幼保健院进行髋关节B超检查,在这里就能完成。此前,她的宝宝在城北街道卫生所体检时发现了髋关节发育异常可疑体征,于是,带着疑问来到该中心复诊。

如皋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是该市妇幼健康服务业务指导单位,接受辖区14个镇(区、街道)卫生所高危儿、体弱儿转诊需求。“对于基层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转诊到我们中心进一步检查。对于中心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还可以转诊到市妇幼健康专科联盟的盟主单位——市妇幼保健院。”中心主任钱志娟说。

作为妇女“两癌”筛查项目乳腺钼靶检查定点检查机构,2019年,该中心与市妇幼保健院建立了南通首家乳腺钼靶远程会诊信息系统,由相关专家复查读片,确保了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截至目前,已远程审核报告近6000例,其中,2023年857例,需转诊乳腺活检78例,确诊乳腺癌10例。“任何蛛丝马迹都逃不出联盟专家的火眼金睛。”中心影像科工作人员表示,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通过远程学习,专业技能得到有效提升。

市妇幼健康专科联盟副理事长娄海琴介绍,自2017年联盟成立以来,联盟内共享医疗资源,包括医疗设备、专家和专业技术等,每年组织成员单位人员免费进修学习。在如皋市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85后医生施克芸就是学员之一,2019年她曾前往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科接受了3个月的学习进修。“孤独症的确诊很难,不能通过抽血化验,需要经过细致的观察、问诊、量表测试,并结合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来判断。”目前,她已能通过观察、问诊、评估等方法初步筛查出儿童孤独症疑似对象,有效服务于如皋本地的儿童群体。2022年11月,如皋市被列入全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的首批试点地区。去年,在联盟的指导下,该中心专门开设了儿童孤独症专科门诊,仅今年上半年,就初筛发现了100多位疑似孤独症患儿,其中,8例确诊,让这些患儿及时得到了有效干预。在联盟的“加持”下,该中心平均每天门诊人次上升50多人次,进一步提升了中心的知名度、影响力。

作为省民生实事项目,如皋市妇幼保健院正在有序推进中。“建成后,将在南通市妇幼健康专科联盟的指导下,更好地为如皋地区的妇女儿童健康护航。”如皋市卫健委主任周祥国说。

“体医融合”创新推广康复艺术

多方联动让基层群众受益

几天前,走进南通市体育运动学校康复室,高二击剑项目学生钱嘉毅正在用中频电疗仪进行膝盖和大腿的伤势康复。他说,以往这样的康复治疗需要到校外的医院进行,现在在学校就能免费享受到,省钱又省时。

作为南通市康复专科联盟盟主单位,去年,南通二院与该校签订合作协议,由该院康复医学研究所负责人、加拿大运动医学博士魏勇领衔,组建康复医学科、骨科、疼痛科等多学科诊疗团队,为学校师生的运动损伤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助力受伤运动员早日重返赛场。同时,派驻专业运动康复治疗师、韩国大邱大学运动医学硕士周宇杰驻点,使用运动治疗手法、威伐光、中频、冲击波等手段治疗,对运动员进行针对性科普,提高了体育训练的科学性。对于驻点现场无法处理的运动损伤,市二院为学校开辟绿色通道,由多学科专家团队进行诊治。

除了运动员群体,广大老年人群也在康复联盟成员单位获得了专业化的诊疗服务。“我们中心与南通二院距离很近,可以方便地实现基层转诊,既能缓解大医院的床位紧张,又能让周边百姓在联盟专家的指导下享受到与大医院同质化的服务,还能节约医保资金,可谓‘多赢’。”崇川区唐闸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杜峰坦言,该中心的康复科就是在南通二院的指导下建成开设的,并引进了气压治疗、作业疗法、气动手套训练等,大大方便老年中风患者在家门口康复治疗。

眼下,第二期南通市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试点项目正在进行中。这背后同样离不开南通市康复医学联盟的大力支持。“该项目广受老年人欢迎,目前崇川区10个街道的20个社区参与筛查人员超3000人,主要帮助老年人日常开展包括运动器官功能的训练、口腔功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闭门不出的预防干预等。”南通二院党委委员毕新军介绍,该院不仅派出了专业的康复团队参与,还带动了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共同加入,实现了市级医院专业团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社区组织的三方联动,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健康福利。

“依托康复联盟平台,我们将线上培训和基层服务行活动相结合,持续推广社区康复适宜技术,如脑卒中康复、颈肩腰腿痛的康复、高血压、糖尿病的康复等,造福更多江海百姓。”毕新军透露,今后,该院还将创新发展康复医疗服务模式,规范建立康复病例数据库,推动联盟成员单位康复水平的整体提升。

从“相互竞争”到“互补共生”

分级诊疗为患者安上“三重保险”

“感觉更放心了,自己和宝宝有了‘三重保险’。”如皋市磨头镇的29岁孕妇陈女士患有肾炎,被列为“橙色风险”孕妇,一度担心怀孕宝宝的健康状况。这个月以来,她从磨头卫生院转诊到如皋市人民医院后,几天后又免挂号费,点对点在南通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监测。从基层卫生院到如皋市人民医院,再到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分别做了风险评估、肝肾功能检查、健康监测等,让她心里踏实了。

在如皋当地,一半以上的新生儿在如皋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出生。该院妇产科副主任仇菊告诉记者,如果遇到产妇需要转诊,通过联盟“渠道”,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即刻开通“绿色通道”,为患者提供快速便捷服务。“遇到突发情况,经常半夜打电话给联盟专家,他们总是第一时间接听处置,让我们非常感动。”

娄海琴认为,联盟的成立将三级妇幼保健院与成员单位之间的关系从“相互竞争”转变为“互补共生”。联盟内各单位保持自身特色发展,基层机构做好疾病防治的“守门员”,把好分级转诊的关卡,将基础病、常见病置于基层治疗,拒绝“杀鸡用牛刀”;三级妇幼保健院专注疑难危重症的诊与治,有效提升了不同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效率,实现了错位发展,做到“物尽其用,共同发展”。

在联盟的助力下,目前,如皋市人民医院已成功跻身南通市危重症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市妇幼保健院的专家也经常到我们医院进行教学查房,手把手对我们的医生进行带教指导。”如皋市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纪建兵说。

事实上,这样的模式也在不同专科得到“复制”。近年来,南通市在市域范围内以三级专科医院为龙头,先后建立精神卫生、妇幼健康、肿瘤防治、中医医疗、传染病防治、急诊医学、康复医学、慢病医防协作、肺科等九大专科联盟,通过龙头带动、双向联动、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等,提升了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基层专科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不懈努力,我市精神卫生联盟加入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联盟;妇幼健康联盟实现全市孕产妇100%基层首诊;肿瘤防治联盟推行全程管理模式在全国推广;中医医疗联盟持续推动中医药传承发展,全市中医馆、中医阁覆盖率位居全国前列。

与此同时,各大联盟持续扩大“朋友圈”,急诊医学联盟走出南通,赴陕西、辽宁、镇江等地培训十余场次,并在全国急诊大会作经验介绍;传染病防治联盟承办苏锡通感染病专业学术年会,并在长三角传染病防治医联体年会作经验介绍;肿瘤防治联盟辐射至张家港、盐城等地区,并组织联盟专家编制发布了《前列腺癌诊疗南通地区专家指导意见》等多部指导性意见,为人才学习培训提供遵循。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推动人才、设备、管理等方面资源共享,构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协作关系,助力联盟“朋友圈”进一步扩容提质,为群众提供全流程连续性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