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晚上8点30分,市区世纪大道上,一辆新型雾炮水车正在为两旁的行道树浇水。而通过改制管道,两根水管同时出水,大大提高了浇水效率。绿化造园公司绿化养护人员杨亮介绍,这辆多功能水车,还可以以喷雾形式对行道树叶面喷溉,具备了除尘、补水、降温多重功能。
近日,通城持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炎热的天气导致绿地水分蒸发较快,绿化植物干旱缺水,面临着生存“烤验”。为保证苗木的正常生长,市园林绿化管理处采取早晚错峰、人车共上等措施,在组织做好除草、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日常夏季养护同时,全力以赴做好辖区夏季绿地抗旱浇水保苗工作,启动抗旱护绿保卫战。
市区钟秀路机非带内种植的苗木是法青。“这种植物非常不耐干,每天都需要补水,天气严重干旱时,一天早晚要浇两次水。”在浇水同时,海光公司浇水工人章俊桃还会在绿化带内开一些水槽辅助存水。而在市区洪江路的机非带内种植的同样是喜凉湿环境的毛鹃,今年又补了新苗。苏州光福公司养护人员朱有林介绍了他们抗旱经验,每天要浇两次水,为了提高浇水效率,他们做了试验,用阻根板挡水来改善因中间高边侧低的“馒头”地形造成的水流失。
当晚9点,高架上依然热气不减。在市区通启路高架,在高速经过的车辆内侧,一辆洒水车缓缓前行,用自制专用浇水管细水慢灌高架上的绿化植物。新城园林的养护工人瞿卫斌告诉记者,高架浇水比较特殊,为了保证高架交通运行,一般浇水作业都是晚7点以后才开始,要到凌晨才能结束,每天都是黑白颠倒,白天睡觉晚上浇水。
自入夏以来,市管绿地35个标段近一千公顷的绿地,每天要投入200多名园林工人、42辆水车及雾炮车、37台水泵,以及其他浇水设备,进入夏季保绿“备战”状态。除了洒水车以外,消防栓接水浇灌、河水抽灌、自动喷灌、滴灌等,可利用的洒水设备充分调动,全面对市区主干道绿化带、绿地浇水抗旱,把抗旱浇水落实到每一个绿地,每一个公园角落。
为提高浇水质量及效率,针对新补植苗木、高架绿化、草坪、草花,以及毛鹃、法青、樱花、垂丝海棠、红枫等不耐旱植物,市园林绿化处根据苗木的不同特性、生长状态及土质、地形等因素,“量身定制”浇水方案,如地形中间高的绿地全面推广阻根板挡水,对土质差、绿化密度大的色块及行道树用铁钎松土,对高架花箱绿化滴灌进行滴头改造,换成不易堵塞的新型“箭头”滴灌,细浇慢灌、浇足浇透。
针对绿地养护室外作业太阳直射及道路作业路面温度高的恶劣环境,市绿化处严格制定高温作业有关防暑降温规定,购买清凉油、人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用品慰问养护作业人员,落实合理排班轮休制度,实行“两头抓、中间歇”的避暑作业措施,尽量缩短养护人员连续作业时间,为园林工人健康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