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见人爱的“国民级别”小吃的鸡爪,近期生鲜品和加工品价格有所上涨,有市民发现“鸡爪价在暗戳戳走高”。29日下午,记者就此展开专访。
市民:鸡爪价格有所上涨
“在楼下一家超市买的生鲜鸡爪,前不久价格是1斤19.8元;这两天去买,一看变成了1斤23.5元!这涨幅,不算小了。”29日上午,家住开发区民主新村的居民沈桂英拎着袋子里刚买的3斤鸡爪,有些无奈地说,“老板看我犹豫,解释说这阵子鸡爪拿价比以前贵,可能后面还会有所上浮。”
沈桂英的话,折射了近期我市不少时常逛农贸市场的“马大嫂”的新发现:作为人见人爱的“国民级别”小吃鸡爪,确实价格有所上涨。
“前天晚上在虹桥一家夜宵店,点了四只蛮肥的柠檬鸡爪,老板要了近四十元!吃完我有点肉疼,一问,老板说鸡爪的进价贵了,再加上各种成本,要你这价算客气的。”喜欢就着鸡爪喝啤酒、看奥运比赛的汽修工沈兵,笑着对记者说,“这段时间,看样子我要少吃鸡爪、多吃鸡丁了!”
平时也喜欢就着点小酒啃鸡爪的退休老师傅许汉斌,这两天买素常喜欢的剁椒无骨鸡爪时,笑称“手有些抖”:“以前1斤剁椒无骨鸡爪,楼下卤菜店卖42元,这两天变成了1斤48元。一问,老板说没办法,进价贵。”
至于年轻人最爱吃的小包装速食鸡爪,各品牌的价格悬殊也有所拉大。在一家银行工作的沈媛媛说,她最爱吃的某品牌鸡爪,价格由每斤48元上调成了每斤58元。
“在淘宝、抖音、拼多多等网购平台,真空小包装鸡爪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走高。我现在都是在这些网络平台货比三家、找到优惠让利最多的品牌鸡爪后才出手下单。毕竟,花出去的都是好不容易赚来的辛苦钱。”27岁的“零食达人”兼“剁手党”张丽丽开玩笑说,她可不想和钱过不去。
实探:批发零售确实走高
“我这儿的鸡爪是10公斤一箱,规格分为大号和中号,大号鸡爪干货为355元一箱,包冰的便宜几十元钱。算下来,1斤批发价为17.75元。”29日下午,记者赶到沪蔬通批发市场采访,在“旺盛冷冻”批发店,老板对我们一边报价一边惋惜,“要买的话,你们早几天来就好了。赶得早的话,一箱可便宜几十元。这阵子涨得特别猛。”
老板说,他的货源主要来自东北、山东等稳定的供货商,主要销往企事业单位,每天销量都在百斤以上。他说,“9月份之前价格降不下来,因为开学后各个学校食堂需求量相当大,我估计要等到开学半个月左右,价格才会有所下降。”
在另外一家“海华冷冻”批发店内,女老板介绍,大号规格的鸡爪10公斤也是每箱355元。不过,她说她主要经销的是巴西进口的鸡爪,这两天没有进货,冷库里都是之前进口的存货。
说话间,一位个子高高的店员从冷库里搬出一箱鸡爪,主动向我们介绍,“这是前不久刚从徐州进的一批鸡爪,数量也不多了。”
在批发市场探访过后,记者接着赶到了大润发超市。在二楼生鲜区,一款解冻鸡爪标价17.98元/斤,一旁摆放的鸡小胸、鸡琵琶腿等价格都不及鸡爪。冰柜里“泰森”品牌鸡爪价格更高,一袋500克售价28.5元。正在生鲜区选购的一位顾客打趣,“鸡爪成了鸡身上最值钱的部位之一!”
在观音山新农贸市场,记者了解到生鲜鸡爪价格为每斤25元,卤菜店里的虎皮鸡爪为每斤30元,柠檬鸡爪每斤则为40元。
解析:内外夹击价格走高
说起雅称“凤爪”的鸡爪,因其软糯的口感和丰富的氨基酸,以及经常食用能够补充胶原蛋白,故而备受不同年龄的消费者特别是年轻女性的宠爱。在市场上,泡椒的、虎皮的、柠檬的、麻辣的各种口味层出不穷,成为国人最喜爱的大众零食兼美食之一。
“在沪蔬通农贸市场,大部分的批发商和我一样,都是从国内国外市场进货。这段时间鸡爪价格走高的原因在于,国内肉鸡饲养在夏季因天气炎热产量低,鸡容易生病死亡损耗较大,而国外的主要供应地是巴西,但巴西目前发生大规模鸡瘟,进口受到重创。国内国外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货源偏紧、价格走高。”在现场,“旺盛冷冻”批发店老板向记者介绍。
老板的说法,得到沪蔬通批发市场交易区副经理李志鹏的认可。他说,“天气炎热容易造成禽流感等疾病发生,肉鸡养殖存活率受影响,这一因素国内外都会存在。”
更重要的是,鸡爪价格“贵”的背后,是产品供需格局变化。近年来,鸡爪需求量呈不断增长态势。数据表明全球鸡爪80%流入中国,我国每年要吃掉的鸡爪就有336亿只之多。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6月,我国进口的鸡产品主要来源于7个国家,其中,巴西是该品类中最大的贸易伙伴,贸易量为26.15万吨,贸易金额高达51.92亿元,占该品类总贸易量和贸易金额的59.84%、53.74%。
但是,今年进口鸡爪供应量有所下滑,一季度我国共进口冻鸡爪10万吨,进口量同比减少三成。
而在我市,根据农业部门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5月底肉鸡存栏量为148万多羽;上半年鸡鸭鹅等各类活禽出栏率,同比增加1.99%。但对于爱吃鸡爪的我市市民,地产供应远远不够。
“对于肉鸡在类的家禽养殖户来说,以前一些养殖户放开来饲养,但现在不少养殖户担心受到市场不利因素影响出现‘卖难’,更看重及时回本、保证现金流,不少人为此改行或养殖其他品种,尽量保证收益稳定。”李志鹏认为,养殖量的变化,必然体现在市场价格的变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