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李龙俊:用文学点亮心灯 | 南通发布

诗人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盲人推拿师李龙俊,在推拿工作之余,2023年开始尝试着写作,书写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感悟,先后创作了《非洲往事之小Q》《非洲往事之监狱三日游》《穿行在非洲州际公路》《非洲的城市交通》《盲人故事》《芜湖盲校学习季》《外地媳妇》等一系列散文作品。他通过写作在黑暗中寻找生活的光亮。

李龙俊,是不幸的,大学毕业闯荡非洲,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后,却在一次车祸中双眼失明,不得不回国,放弃了自己原来红火的生意;但他又是幸运的,回国后,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关心,在残联等部门的帮助下,开设了推拿馆,并在双甸中学老师吴小勤的鼓励和引导下,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记录下自己的人生轨迹和所思所想所悟,在茫茫黑夜点亮了一盏前行的航灯。

李龙俊的散文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主题鲜明,行文流畅,文笔清新,叙述清晰,层次分明,饱含真情实感,读后令人震撼,直达心灵,激荡灵魂。

他的散文画面感很强,具备立体式呈现。《穿行在非洲州际公路》这篇散文,讲述了李龙俊先生在纳米比亚穿行洲际公路的一次经历。他写道:隔离栅栏内,公路两旁的灌木都被清除掉了,只剩下一茬又一茬在雨季更加繁密茂盛的野草,偶尔会有一只羽毛鲜亮的野鸡从草丛中蹦出来。读这样的文字,犹如在欣赏一场绝妙的电影。

他的散文有浪漫主义色彩,想象力丰富。比如《穿行在非洲州际公路》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在稍微有点坡度的道路上,汽车快要到达山顶的时候,视野里失去了前方的道路,只有一片蓝天和白云,白云触手可及,那一瞬间有一种错觉,感觉自己正驾驶着汽车在广阔的天空里自由地飞翔。不由得让人想起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杰克与露丝站在船头张开双臂飞翔的经典场景,画面唯美,令人心动。

他的散文描写细腻,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非洲往事之小Q》,写了李龙俊先生与收养小狗小Q之间相处以及后来离别的感人故事。文中他们夫妇俩领回小狗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爱人第一眼看到我怀里的小家伙,眼睛里就再没其他东西了,一把从我怀里夺走,抱在怀里,一副比儿子还亲的傻模样儿!女人的心总是容易被这些小精灵融化俘虏!我们给小家伙取名小Q。非洲之父史怀哲说过,当悲悯之心能够不只针对人类,而能扩大涵盖一切万物生命时,才能到达最恢宏深邃的人性光辉。李龙俊先生做到了。

他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笑对人生。第一眼看到《非洲往事之监狱三日游》这个题目时,以为是李龙俊先生写游览非洲监狱的一篇散记,但读完这篇文章后才知道,原来是李龙俊夫妇因护照问题,被当局关进监狱三日。而李龙俊先生回忆往事撰写这篇文章时,没有埋怨遭遇了不公待遇,而是换了一个角度看问题,用了“三日游”这样积极向上的标题,写出了他面对挫折的乐观态度,笑对人生。

他的文字充满真情实感,感恩之情跃然纸上。在《盲人故事》《芜湖盲校学习季》《我的人生定位》中,讲述了眼睛受伤后,残联的关心,与盲人朋友之间的友情以及高中时期班主任的严厉教育、吴小勤老师的无私帮助等,情真意切,无不彰显李龙俊先生的博大胸怀和不向命运低头的远大抱负。特别在文末运用四字句:鱼儿摆尾,水草荡漾;雏鹰展翅,小舟扬帆;柳枝吐绿,春天不远。阐述自己的抱负,既有诗的韵味,又有歌的旋律,让我不由想起一代枭雄曹操那首脍炙人口的四字诗《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李龙俊先生正值壮年,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真的勇士无非是在看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它。”李龙俊先生就是这样的勇士。他在按摩的空闲时间里,用文学点亮自己前行的心灯,正如他在文中所说:毕飞宇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推拿》给了我无穷的力量。我可以平淡,但不可以平庸!

诗人郭小川说,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经历完这段黑暗之后,我们终将迎来光明。期待并祝福李龙俊先生,在文学力量的引领下,在黑暗中寻找光亮的梦想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