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慎丢失手机,失主再拨打所丢手机发现已被关机。接警后,警方多方寻踪找到捡拾者,经过普法宣传捡拾者终于退还他人手机。8月7日,我市一位知名律师通过新闻热线提醒:捡到他人手机不还涉嫌违法。
8月6日上午,家住海安市雅周许家庄的许女士,带着一面印着“保护百姓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锦旗来到海安市公安局城西派出所,感谢辅警邵楷帮其找到丢失的手机。这是怎么回事?
“手机不慎丢失,里面有大量重要信息,真是急死人!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只能报警求助!”7月28日晚7时许,一位女子心急火燎地跑进城西派出所求助,希望民警能帮忙找回不小心丢失的手机。许女士说,当日上午她去超市购物,回家后发现原先装在防晒衣口袋里的手机没了。惊觉手机丢失,许女士立即骑着电动车沿原路反复寻找,但一无所获。
听取许女士介绍后,辅警邵楷立即调取社会面监控视频,对屏幕上的每一帧监控画面逐一进行查看。经过将近四个小时的回放搜索,邵楷发现许女士从超市出门上车时掉落的手机,被一名过路男子捡走。抓住这一关键线索,邵楷配合值班民警继续调查,通过人像系统自动识别,很快确认了男子的身份信息,随后,民警与监控视频里捡拾手机的男子取得联系。经过民警耐心劝说和法律宣传教育,该男子将捡到后关机的手机拿了出来,并归还给失主许女士。
接过失而复得的手机,许女士欣喜万分,连连道谢。民警同时提醒许女士等市民,外出一定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就在该派出所,10天内已接到多起与丢失手机有关的警情。
我市一位知名律师针对个别市民捡到他人手机不还的行为,特别提醒:捡到他人手机不归还的行为涉嫌违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的规定,涉嫌侵占罪。此外,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给权利人,因此不归还捡到的手机也违反了民事法律规定,将承担民事责任。
衢州法院前不久曾审理一起不当得利纠纷案,被告人因拒不归还捡到的手机被判定构成不当得利,最终赔偿5000元损失。而在此之前,安徽亳州法院也曾以侵占罪的裁定,对一起非法占有他人遗失贵重物品的被告人作出刑事判决。
律师指出,侵占罪这一罪名,是指将捡拾的、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退还的行为。对于这种行为,法律规定的处罚包括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如果侵占的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罚将更为严重,可能面临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此外,根据我国民法典相关规定,拾得遗失物不还给权利人,将承担民事责任。
在实际案例中,如果捡拾者捡到手机后没有归还,并将手机恢复出厂设置、故意关机或拒绝归还,并且手机价值较高,那么,这种行为不仅可能被视为违法行为,还可能因为拒不归还而被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