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3日从南通科技职业学院获悉,在近日公布的2023—2024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奖名单中,该校2018届毕业生曹通上榜。这是该校毕业生首次获得此项荣誉,也是南通市本次唯一获奖学生。
“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共同指导,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出资,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设立,主要奖励赴基层就业并做出突出业绩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和普通高校指导服务大学生赴基层就业工作有突出贡献的教师。
经各高校组织推荐、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遴选推荐、奖励委员会审核确认,公示无异议后,教育部最终确定奖励优秀指导教师60人,优秀高校毕业生398人。其中,江苏省20名毕业生入选。
曹通出生于1997年3月,父亲是河北人、母亲是南通人。从小酷爱绘画的他,很早就展露出过人的艺术天赋,曾师从著名画家孙其峰的弟子朱国,并两次荣获全国少儿美术比赛二等奖。初三时,他随父母来到南通,初中毕业后考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园艺技术专业五年制大专班就读。
在校期间,曹通对通派盆景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为通派盆景蟠扎技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南通科院客座教授袁华的入室弟子。袁华评价他:“有天赋、进取心强,在盆景课程实验实训课上学得特别认真。”大二时,曹通成立了工作室,与几个同学一起创业,凭着多肉、景观生态鱼缸等热门微盆景,赚到了第一桶金。
有着多年美术功底的曹通,对国画中飘逸隽爽的山水之美心驰神往。创业之余他总在想,可不可以把国画的意境,通过山水盆景的形式呈现出来呢?所谓“山水盆景”,即把石头、微型植物等以地形造景的方式搭配组合,将大山大川之美,浓缩于一方盆景之中。
说干就干。曹通拜访名师、购买原料、打磨作品,常常连续十几个小时进行高强度作业。然而,身体上的苦不算什么,让曹通苦恼的是创作灵感太过单一。学校园艺技术专业老师,也是曹通当年的班主任张铮建议,试着往文化传承的方向做。
“当时正值长征胜利80周年,我姑爷爷是老红军,红军的故事我耳熟能详。”历时一个月,正在读大三的曹通设计制作了《长征》系列作品——一米多见方的微缩天地里,红军过草地、翻雪山、飞夺泸定桥等经典场景一一重现,战士们克服艰难险阻、不畏牺牲的形象栩栩如生。这组作品获得了国家版权局颁发的作品著作权,并由中央电视台“传承”栏目报道,曹通一举成名。此后,他又陆续创作了《中华美德故事》《愚公移山》等大型盆景,获得著作权四项。
大四起,曹通跟着师父实习,逐渐涉足园林设计和艺术插花。大专毕业后仅一个月,曹通注册成立南通市北蛟园林景观有限公司,业务聚焦盆景设计制作、景观营造及盆景技艺培训,拥有苗圃基地200余亩。公司产品主销江苏、上海等地区,辐射北京、山东、广西、云南、安徽市场,拥有13家直营店、16家区域代理商。公司常年开展农民技术培训,辐射农户900余户,带动农户共同致富,帮助农户增收300多万元。2022年开始,公司与南通科院形成校企合作,提供多个实习岗位和正式就业岗位。曹通也担负起盆景技艺新人培养传承重任,在校开设绿傲园艺研习社,为600多名学生开展盆景工专业技能培训。
“小曹虽然年轻,但已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中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江苏省优秀乡土人才等荣誉称号,还获得了第三届中国杯盆景大赛特等奖等30多项奖项。”提起自己的得意门生,张铮不时竖起大拇指。
“这是对我的认可,但同时责任也更大了。”曹通低调地表示,接下来将带领团队深入探索盆景产业化的可能性,让原本“曲高和寡”的艺术盆景“飞入寻常百姓家”。他说,希望尽己所能,把盆景园艺经典流派的精髓学到、学精,将它们推广开来、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