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勇气智取“鱼和熊掌”,“95后”南通女孩追梦在伦敦 | 南通发布

一边是梦想,一边是现实。汪璟易却希望“鱼和熊掌”兼得。为此,她不断挑战舒适区,从约克大学毕业后,独自一人在英国打拼,不仅在伦敦一家传媒公司谋得一份工作,还利用业余时间勇敢追梦,拍摄了多部短片在国际获奖,成为伦敦时装周的特约摄影师,并和小伙伴开工作室创业。

眼下,正值2024年就业季,记者独家采访了这位“95后”南通女孩边就业边追梦的故事。

“大厂”历练,认清追梦方向

2019年6月,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毕业后,汪璟易面临了人生的重大抉择——是就业还是读研?几番思量后,她选择了前者。

和很多求职者一样,汪璟易的就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我本科读的是数字媒体艺术,心中一直都有一个电影梦,于是,我应聘了一家上海的电影公司。”然而,现实很快给她上了一课。“当我满怀电影梦踏入公司后,却发现那里并非我理想中的天堂,反而更像是复杂的名利场。”涉世未深的汪璟易首次就业就遭遇了滑铁卢——遇到了一家皮包公司,电影梦快速幻灭。

好在年轻不怕试错。两个月后,汪璟易进入大名鼎鼎的字节跳动有限公司。这一次让一向自信满满的她第一次有了自卑的感觉,“公司里学历最低的都是清华、北大的,耶鲁的也有好几个,我不是名校毕业,学历也不高。”既来之,则安之,在字节跳动,作为实习生的汪璟易负责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的内容运营,亲身感受了互联网行业的快节奏与高强度,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疫情来袭后,汪璟易的工作被迫按下了暂停键,但并未按下她对互联网行业的热情。2021年,当疫情的阴霾尚未完全散去时,她又迫不及待地加入了小红书的大家庭。“在那里,我体验到了互联网的另一番风景。小红书给予了我更多的自由与国际化视野。我所在的Red studio部门就像是一个充满创意与活力的小宇宙,团队携手共进,业绩不断攀升。”汪璟易坦言,这段经历如同磨刀石般,让她不断磨砺自己,加速成长,并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清晰自己追求的方向。

出国深造,一腔孤勇留伦敦

几番求职经历,让汪璟易深感知识储备的不足。2021年9月,在父母的支持下,24岁的她如愿前往英国约克大学深造,攻读电影电视制作与研究。

“在约克读研期间,我过得就像乌托邦一样,身边有一大帮朋友,节假日我们一起采风、出海、坐热气球……关系特别融洽。”汪璟易回忆,那段时间,她去了欧洲很多地方,感受到不同的风土人情,眼界大大拓宽。

梦想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残酷。 2023年1月,汪璟易从约克大学毕业后,一腔孤勇做出了一个决定:留在伦敦找工作!从那一刻起,她的梦醒了——由于读研期间没有任何就业规划,导致找工作屡屡碰壁。“那时,绝大多数同学都毕业回国了。我和别人合租在一套公寓房里,每天为了找工作而焦头烂额。”汪璟易这才意识到,之前在约克大学的生活过于安逸,以至于挑战来临时有些措手不及。尽管多次求职被拒,但她依旧屡败屡战,终于在经过五轮面试后,赢得了在一家传媒公司担任社媒品牌策划运营的机会。

尽管心怀梦想,但面对高昂的房租和生活费用带来的巨大压力,汪璟易不得不学会了妥协。“我从事的是类似‘英国版’抖音相关的内容创作和运营工作,这份工作能够维持我的生计,但并不是我真正热爱的事业。”业余时间,汪璟易还需要接一些制片相关的项目来贴补生活。

在伦敦的日子,汪璟易的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早上9点起床,“面包加咖啡”的简单早餐后便开始一天的工作:写脚本、处理客户需求、规划内容、卖点分析、与导演沟通拍摄细节、审核视频交付给商家……由于工作繁忙,她中午常常无暇用餐,而晚饭则会注重补充蛋白质,保持营养均衡。下午6点下班后,她并不会立即放松下来,而是处理一些与制片相关的业余工作。

“我的通勤方式是乘坐小火车,20分钟便能抵达公司。在火车上,我喜欢翻阅一些纸质的书籍,这是属于我独有的放松方式。”汪璟易告诉记者,与国内相比,在伦敦和同事的相处模式有些不同,比如,下班后,如果有急事要联系同事,不能随意发信息或打电话,而是通过邮件沟通,“即便是十万火急的邮件,也必须先写下好几行礼貌的问候语,才能说正事。”这让她这个急性子用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慢慢适应。

不忘初心,逐梦路上绽芳华

8月27日晚,汪璟易和往常一样,一下班就来到片场,投入忙碌的拍摄工作中。

在工作相对稳定后,她又开始重拾内心深处的梦想——一个她从未放下的成为电影人的梦想。“几经思量,我和几个朋友决定创业,成立工作室,接单拍摄广告片或创意短片。”尽管创业十分辛苦,有时候还会为了赶一个片子熬上通宵,但她和团队成员依旧乐此不疲,“当你做的事情符合你的性格和兴趣时,你会做得非常开心。那种成就感,真的让人感到非常满足。”

打开“新片场”APP,截至目前,汪璟易共计上传了10部短片,最长的13分43秒,最短的1分23秒,囊括了科幻片、宣传片、广告片、剧情片等各种类型,其中点击量最高达9.6万人次。一边辛苦工作,一边追逐梦想,汪璟易在前进的路上不断奔跑。

在2024多伦多诺莱坞国际电影节上,汪璟易凭借短片《To the Moon》展现了创新的混合现实虚拟制片带来的全新视觉体验,一举荣获“最佳AR短片”。“片子看起来是一个舞蹈家在沙漠上跳舞的场景,其实是在一个虚拟影棚拍摄的。最大的道具就是一个长12米、高7.8米的弧形LED屏。”作为短片导演,汪璟易介绍,借鉴游戏引擎中的三维模型技术,通过可移动的虚拟摄像机、追踪器等,他们将虚拟的沙漠场景进行100%还原,甚至连光影都做得很逼真,从而打造出震撼的视觉效果。“虚拟影棚技术可替代高价的三维制作,随着AI在视频创作领域的运用,隧道追车、极地跋涉、丛林历险等场景均可以实现瞬间‘穿越’,轻松进行虚实‘移植’,效果毫无‘违和感’。”汪璟易笑着说,这部短片原本是她和工作室的小伙伴用来“炫技”的,没想到“一不小心”得奖了。

这并非汪璟易首次崭露头角。在2024Flickers 罗德岛电影节上,她凭借短片《难得一味》获得最佳纪录片入围奖。“走得再远,也不会忘了回家的方向。”两年前,汪璟易为祝贺曾祖母的百岁生日,专门创作了这部充满了家族情结的短片,温情记录了她在疫情期间和曾祖母相处的时光,通过细腻的镜头捕捉了两人之间的温馨互动。“表面上讲述的是曾祖母制作‘汪家酱肉’的过程,实则记录了一位中国百岁老人的精神面貌,一个家族的情感记忆与精神象征,以及我对家庭关系、代际传承、有序生活的哲学思考。”

此外,凭借科幻短片《Allies》,汪璟易还荣获了2023洛杉矶独立短片奖最佳女性短片。“我希望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表达方式,在时尚与传统之间找到平衡,既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接纳国际先进理念,使我的作品兼具民族性和世界性。”

下月中旬,伦敦2024春夏时装周即将开幕。“和去年一样,我已经向伦敦时装协会成功申请,担任时装周的特约摄影师,用自己的视角记录这一时尚盛宴。”这位27岁的南通女孩始终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断优化自己,努力在生命的旅程中种下一颗颗美好的种子。

“没有挑战的人生,不值一提!我更愿意在克服困难中找到一种安全感。”正如她所说,因为年轻,所以未来可期;因为年轻,所以梦想无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