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让孩子参与锻炼、享受运动、爱上体育——这所小学缘何培养这么多“小小冠军” | 南通发布

全国青少年蹦床锦标赛中,四(8)班学生顾欣怡个人与双人同步两项比赛摘银,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第十五届全国青少年模拟飞行锦标赛,四(1)班学生金圣杰获小学男子乙组Z-本场五边争霸赛一等奖第一名;江苏省青少年跳水锦标赛,二(9)班学生章文获得8岁组男子双人跳台金牌;江苏省青少年网球锦标赛中,五(5)班学生陈瑾仪获11岁组女子单打比赛第一名……

这个暑假,通师二附的健儿们在全国、省、市各类青少年体育比赛中摘金夺银,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一所小学,缘何培养出众多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频频站上领奖台?连日来,带着疑问,记者走进这所百年老校。

情境教学让体育课堂更出彩

头戴小兔子、小松鼠、长颈鹿等帽饰,一个挨一个排成长队,在《幸福拍手歌》的欢快旋律中,跨过“小溪”、钻进“山洞”、翻过“山坡”,最后到达终点……在一堂以《森林运动会》为主题的体育课上,一(4)班学生徐以恒和小伙伴一起,模仿各种小动物的跑、跳、钻、绕等动作,完成了障碍跑的任务,成功获得了“奖励”。

△情境体育课

作为情境教育的发源地,通师二附将情境教学融入体育课堂,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爱上体育。“小学生年龄较小、天生爱玩,因此在课堂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尤为重要。”体育学科组长樊枫介绍,利用体操垫、跳绳、跨栏架等器材搭建关卡,结合教学内容将“鲤鱼跃龙门”“报数追逐”“猫抓老鼠”等耳熟能详的游戏改编引进课堂,让低年级的孩子在玩闹中锻炼,中高年级学生在竞赛中提升。“在情境体育游戏中上课,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上来了,教学训练的效果也就出来了。”

彩带飘逸,球拍翻飞,各式动作整齐划一。每天上下午的大课间,同学们手拿器材,鱼贯而出,在操场上分散排开整齐的队形。除了广播体操,学校将乒乓球、羽毛球、跳绳、啦啦操等项目融合,自编自创了乒乓操、彩带操、运动模仿操等,形式多样,异彩纷呈。踢毽子、跳格子、呼啦圈、打篮球等自由活动也颇受欢迎,教学楼前、体育馆内、篮球场上,孩子们运动的身影随处可见,体育锻炼蔚然成风。

△乒乓操

此外,学校还成立了乒乓球、足球、篮球、跆拳道、击剑等体育社团,各社团教练由学校教师和部分志愿者组成,每周五下午固定时间进行训练。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报名参加。

在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中成长

“奥运冠军全红婵被誉为‘跳水天才’。她七岁开始接受严格的训练,每天要练习三四百次,所谓‘天才’都是用坚持和汗水浇灌出来的……”15日晚,一堂“弘扬奥运精神”线上主题班会拉开帷幕,二(3)班学生谭庚佑讲述了“我最喜欢的运动员”全红婵的成长故事。

△线上主题班会课

“以巴黎奥运会为主题,让学生通过普及奥运会知识、讲述运动员故事等环节,感受体育强健体魄、磨炼心智、成就自我的魅力。”班主任郭敏解释了这堂班会课的初衷。

这是通师二附校园体育氛围当中的一个鲜活场景。不止奥运会等赛事期间,走进通师二附,浓烈的体育文化气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连廊里的乒乓球台、晴雨操场上的篮球架、场馆内的游泳池等一应俱全,供学生课堂练习或课后切磋;教学楼之间,和体育相关的各类主题海报、作文、手工、墙绘等作品定期展览并更新;小喜鹊广播台、红领巾电视台正在播出校园赛事的最新战况,孩子们争相宣告自己班级“运动高手”的战绩;课余时间,假日小队兵分几路走进体校、训练场馆,以运动会友,享受快乐体育时光……

“在此基础上,每年的春季田径运动会、冬季三项比赛、篮球联赛等‘保留曲目’,更是将‘人人参与、全员覆盖’的运动锻炼热情推向了高潮。”德育处主任周亚萍介绍,学校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水平,分年级开设了颠球、接力赛、跳长绳等特色项目,让更多学生参与运动、爱上体育。

△田径运动会

三(8)班学生曹歆瑶今年参加了学校第四十一届田径运动会,获得100米跑季军。领奖台上,周亚萍问她:“还记得一年级时的梦想吗?”“记得!”原来,看到大哥哥大姐姐在比赛中获奖,她心里就种下了“努力登上更多、更高的领奖台”的种子。

用爱浇灌体育苗子茁壮成长

23日,刚刚获得中国乒协国青和国少乒乓球集训江苏省选拔赛10岁组冠军的五(5)班学生王乙臣,给自己的体育老师何严新打来报喜电话。

△王乙臣

王乙臣从幼儿园开始接触乒乓球,入读二附后被推荐进入市儿体校训练,目前在省少儿体校集训。小小年纪的他,已将省少儿锦标赛单打冠军、省青少年乒乓球俱乐部联赛10岁组冠军等荣誉收入囊中。“这孩子灵活性好、上进心强,是个打乒乓球的好苗子。”何严新自豪地说,他在体育课上一眼看中,相信王乙臣以后能取得更多成绩。

得知自己的学生蒋萱迩在省青少年跳水锦标赛中获得女子双人跳台冠军的消息,一(10)班班主任季娟既高兴又有些心疼。

△蒋萱迩

蒋萱迩4岁入选市儿体校跳水队,每天上完下午第二课,就要去体校训练。为了让她没有后顾之忧,季娟和各科老师总是提前布置好作业,有疑问单独为她辅导,在校期间随时关心她的学习情况和身心状态。“上课累不累?”“吃得饱不饱?”“有没有知识点没弄懂?”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季娟常把这几句话挂在嘴边。

像王乙臣、蒋萱迩这样的体育特长生,通师二附平均每个年级有30名至40名。从发现和培养,到关心和支持,学校为每一名小运动员“建档立卡”,详细标注了训练项目、任课老师、取得成绩等内容,全程关注和跟进,以便更好地为他们保驾护航。

近年来,通师二附培养的多名体育特长生在全国、省、市各类体育比赛中斩获佳绩,仅2022年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就有17名学生在体适能、蹦床、跳水等项目中荣获冠军。2023年,通师二附作为南通地区唯一一所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评为“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21—2024)”。

通师二附党总支书记张洪涛表示,学校将继续深化体教融合,加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输送力度,展现二附学子锐意进取、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培养更多身心健康、阳光自信的新时代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