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用上“黑科技” 种田更省力,海安56万亩农田全部接入卫星巡田系统 | 南通发布


农田里的智能控制设备、天际间的卫星遥感监测、指挥中心的智慧管理平台……当前正是水稻生长旺季,也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记者在海安田间地头采访时发现,新装备、新模式、新技术等种田“黑科技”汇聚于此,数字农业已然覆盖农作物耕、种、管、收各环节。

据了解,自海安去年启动“数字农场”项目以来,该市56万亩农田已全部接入卫星巡田系统。目前,300多家农场陆续使用“数字农场管家”小程序,一年来亩均增产30斤、节约成本100元。

智慧管理平台

为种田装上“最强大脑”

走进海安开发区品建村季和农场,映入眼帘的是1900余亩规整平坦的高标准农田,水稻苗郁郁葱葱,已长至半米多高,整片稻田如同披上了一袭翠绿的新装。无论是小道两侧矗立的太阳能灭蚊灯、实时监控设备,还是田间布置的气象传感器、超声波水位监测器、土壤温湿度和EC值传感器,无不透露出“黑科技”的浓郁气息。

在农场负责人、“90后”新农人刘林的手机上,打开“数字农场管家”微信小程序,点击“我的农场”,即可查看47块田块种植的水稻品种信息、生长进程、预计收获时间。“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包括人工勾画的形式,每一块地都拥有了自己的专属信息和数字编码,就像我们的身份证一样。”

千余亩稻田如何显示在小小的手机屏幕上?2023年,海安启动“数字农场”项目,充分利用卫星遥感、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大田生产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分析。作为“数字农场”的“最强大脑”,“海安市数字大田智慧管理平台”发挥着“总指挥官”的重要作用。

播种前,通过“智能物联”查看田间气象温度和土壤墒情是否达到播种条件;播种期,“精准作业”自动记录地块播种进度;出苗后,在“苗情长势监测”模块查看每个地块的作物苗情;收获期,通过“采收进度监测”查看地块收获进度,确保在最佳成熟度及时收割……“海安市数字大田智慧管理平台”涵盖数字大田驾驶舱、大田标准通用服务、大田增值购买服务、数字农场管家小程序等内容,从播种到采收,全流程、一键化监管。

“你看,这是上月农场里无人植保机的作业时间、作业轨迹和作业面积,这块是土壤墒情信息,这块是当前田间的温度……”海安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工程师周卫点开相关板块,田间信息一览无余。“在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农场主还能在‘公共服务’中随时向专家咨询问题,了解最新收购价格,并进行买卖农产品等操作,灵活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智能控制设备

让农户管田“不下田”

与传统农场不同,数字农场的农业场景变得更加科技化、未来化、智慧化,一场农业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数字变革正悄然发生。

“过去种田靠经验,现在要靠科技靠智慧。”2日,季和农场上方飘起阵雨,刘林不急不忙地掏出手机,查看稻田水位情况。“现在液位在22毫米,雨不大,不打紧。”

借助集成在“数字大田”上的智能水肥一体机和平台“设施智能控制”功能,像刘林一样的种植大户们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实现实时智能识别和精准调控,完成远程控制阀门、自动化灌溉等操作,有效控制灌溉中的供水时间、供水量和施肥浓度,提高肥水使用效率。“节能又节水,自动化灌溉相较于人工手动灌溉减少用时2小时左右,平均水资源利用率也提高8.2%。”

“上医治未病”,如此来描述“数字农场”的本领恰如其分。当前,水稻正处于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在季和农场,通过虫情监测设备,结合太阳能诱虫灯、螟虫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措施,便能动态监测田间虫情,抓害虫“于无形”。“每天摄像头都会抓拍并保留一张照片,上传到智能化平台里。”周卫说,如此便可以准确掌握农业虫情危害发生发展动态,并减少25%—30%的农药用量,避免盲目用药、重复用药,做到绿色高效、科学精准。

目前,季和农场共有物联设备68套,其中智慧农机2台,无人机4台。“利用物联网及定位系统,植保无人机可准确无误地对作业地块进行雾状喷洒作业。”在“农机设备”板块,点开历史记录,只见无人机标识在屏幕上划过,一天的作业轨迹在几秒钟内复现。“回看轨迹,既为农机补替作业提供了便利,又为无人机社会化服务和秸秆还田工作提供了可追溯的客观依据。”周卫说。

今年,季和农场还计划引进无人驾驶的插秧机、收割机,并给现有的拖拉机装上智能化作业系统,为水稻生产的高效运作再添“智慧之翼”。“通过‘耕种管收’全程智慧化管控的先进模式,管理这么大片农田只需3个人。”面对科技赋能下农业生产的便捷与高效,刘林感慨,“种地上瘾,种地也种出了成就感。”

卫星巡田系统

“火眼金睛”助农增收

“看,根据颜色就可以一下子看出哪里长得好,哪里长得差。通过这项功能,可以快速定位长势较弱的地块,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日,海安市许惠家庭农场内,农场主许惠打开“数字农场管家”小程序,画面中的红色、黄色、绿色是水稻生长进程的直观显示。“你看,这里颜色偏黄,就说明长势相对较弱。”

随着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分散田块变成连片大田。种植户承包的土地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种植户很难对稻田每个角落的长势了如指掌,更难以“对症下药”。2023年,海安启动“数字农场”项目,依托于该项目,海安市农业农村局陆续将该市56万亩农田全部接入卫星巡田系统,前段时间,海安300多家农场开始免费享受“卫星巡田”服务。“半个月前,我通过小程序发现有几个地块颜色偏黄,实地查看后发现确实长势不如其他地块,我们立马施肥补救,这两天,那个地块的水稻长得挺好,这个卫星巡田还真有用!”许惠说。

据悉,卫星巡田系统通过获取多光谱图像和数据分析,实时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状况、病虫害情况以及土壤墒情等关键信息,对每块田的长势按等级进行监测分类,每周提供一次长势分析报告,科学指导施肥、补苗等农事活动。“现在,我们以五天为一个周期进行阶段性长势监测,云量越少,卫星遥感技术识别的准确性也就越高。”周卫指着手机上深浅不一的色块说,颜色越绿就说明长势越旺,颜色偏黄或者偏红的部分,说明所在位置作物的生长情况受到了影响,可能发生了一些病虫草害,种植户就根据遥感图去查看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并分析造成影响的原因。

此外,在作物生育关键期,系统还能通过草害识别模型对草害严重的区域进行监测标记,形成草害分析报告,辅助农场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杂草清除,保障并提高水稻产量。“有了‘火眼金睛’的加持,一年来,我们亩均增产30斤、节约成本100元。”周卫笑着说。

本报记者 唐佳美 陆薇 卢兆欣


一颗水果带动一片产业,550亩奇异莓争“鲜”上市

“你看,这就是软枣猕猴桃,又叫奇异莓,不用剥皮直接吃。别看它小小一个,可是‘维C之王’。”4日,走进位于海门区海永镇的沃达农业的奇异莓种植基地,一颗颗奇异莓压弯了枝头,散发着清甜果香,沃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恩华拿起一颗成熟的奇异莓介绍。

新鲜采摘的奇异莓

奇异莓表皮光滑无毛,颜色翠绿,大小像枣一样,放软后的果子一口咬下,汁水充盈,酸甜可口,因为是“后熟型”的水果,工人们通常会在稍硬时候就将其采摘、装盒。

沃达农业地处崇明岛,种植了550亩奇异莓,目前是华东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奇异莓种植基地,天然的环境优势让其形成独特的产业成为可能。

2016年,辽宁省向全国推广“龙成2号”奇异莓,陈恩华偶然品尝后嗅到了商机,“当时觉得清甜爽口,有猕猴桃味,但是吃起来更方便,而且在南方没怎么见过”。2019年,他开始着手培育、引进软枣猕猴桃幼苗,并于当年在海永镇成立了专门种植单一品种奇异莓的农业公司,种了550亩从丹东引进的“龙成2号”奇异莓。“2020年,这一批苗开始挂果,产了2万斤的果子,当年我们在身边社交圈里团购售卖,大家尝了都很喜欢。”

奇异莓在每年的八九月份成熟,每株产果约20斤。阳光下,成熟了的“龙成2号”果实呈椭圆形,果皮略微泛红,最大单果接近一两。“奇异莓讲究‘吃软不吃硬’,如果买回去着急吃,可以和苹果或香蕉一起简单扎在袋子里,一天左右就会变软。”陈恩华说。

2022年,为了缓解“风授粉不完全”的痛点,陈恩华和偶来科技的蜜蜂授粉项目达成合作,探索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之路,不仅提高了奇异莓的产量和品质,还实现了果园的绿色有机种植。

一颗水果带动一片产业。2023年,陈恩华的奇异莓产量达20万斤,销售额300万元—400万元,逐渐打开了华东地区市场。随着产量增加,2023年,沃达农业还引进了一条新的包装流水线,注册了商标“沃直鲜”。为了保证鲜果的口感,基地还在2023年建了中转冷库、购置了专门运输的冷链车。“自动化和冷鲜设备投用,进一步降低了运输环节带来的影响,大大拉长了保鲜期。”陈恩华说。

从今年8月初采摘第一批奇异莓售卖,截至目前,基地已经有10万斤奇异莓走向市场。“今年是我们种植奇异莓的第四个年头,也是进入盛果期的第二年,我们的目标是产量比去年翻一番。”陈恩华说。(文图|记者 王颖)


启东跻身全国“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35万亩大豆搭起丰产架子

“这是我们开展的大豆播期、密度、品种展示试验,各展牌标注了不同的大豆品种名称、播种日期、种植密度、用肥用药、预期产量……”近日,南通、启东两级农技专家联合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研发团队走进启东,开展大豆结荚期增产增效技术的普及推广。

在合作镇臣义村谷志家庭农场,农技专家走进“百亩攻关方”,进行现场指点,村内外20多个种植大户围拢一道,观察不同田块大豆形态各异的长势长相,听取技术辅导。这些天,同样的场景亦出现在海复镇均里村庆春家庭农场、南阳镇合丰村永和蔬菜专业合作社等成片大豆生产基地。

“今年启东大豆长势明显好于往年,播种一次成苗率达98%,结荚率为近年最高。这得益于抓住了播种关键节点。同时,引进的系列高产良种具备更好的耐高温、抗干旱能力。实施的科学培管技术也发挥了看得见的‘全苗’‘壮苗’效应。”调研过程中,专家们对启东市大豆生产呈现的喜人局面赞不绝口。

启东常年种植大豆35万亩,为省级大豆强市,且种植大户占比达八成。以往传统自留用种,栽培方式较为粗放。2023年,启东干收大豆平均产量144.93公斤,虽产量比往年提升明显,但仍有增产空间。今年5月,启东市被省推荐增补为全国“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各镇区随即抢抓时节,赶在夏种前夕,总计部署培育13个千亩丰产方、29个百亩攻关田,辐射带动千余种植大户,推动大豆单产水平整体提升。

力促大豆单产提升,启东自夏种备耕起,就着力围绕“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构建起遍布该市14个镇区的大豆高产、丰产、示范体系,大力推广、运用“通豆13”“苏豆28”“通黄15”“菏豆33”“淮豆16”等优质良种,及时将高效肥料、低毒农药、绿色防控产品配送到重点大户,实现大豆“农机普及、良种推广、科学栽培、绿色防控”等一盘棋生产格局。

同时,启东广泛宣传国家大豆油料振兴政策,出台对应扶持政策、设立高产展示基地。积极开展技术推广与培训,邀请经验丰富大豆专家开展面上大豆绿色高质高效技术讲座4期;实地培训基层农技人员、种植大户200多人次;组织技术观摩2次等,集成展示大豆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储备适宜大面积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为来年更大面积丰产丰收夯实坚实基础。文|记者 陆薇 通讯员 姜斌 张佳新 图|通讯员 姜斌 张佳新)


海门区余东镇长圩村:改善人居环境 培育文明乡风

5日傍晚,走进海门区余东镇长圩村,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村民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后,不约而同地走出家门,结伴散步。“晚上温度不冷不热,正好散散步、跳跳广场舞。”村民卞学先说。

“我们拆除了路边5000多平方米的破旧厂房,建了农民公园,就是为了让村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有获得感、幸福感。”长圩村党总支书记崔烽英说,农民公园既有健身步道、塑胶场地,又有滑梯、木马等娱乐设施,深受村民喜爱。“为了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我们特地在村级主要道路旁栽种了各类苗木,安装了226盏路灯。每年我们还会根据不同节日,在百姓大舞台举办文艺演出等活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长圩村位于余东镇东南角,全村总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72亩。现有27个村民小组,共1208户3280人,其中党员87人,网格支部3个。

漫步长圩村,水清岸美,绿意满地。多户人家门前,分类垃圾桶颜色醒目、排列整齐。每天,工作人员都会准时上门收集垃圾,确保村居环境整洁。

“自从有了垃圾分类收集站,村里卫生好了很多,苍蝇少了,干净了,老百姓很高兴。”崔烽英坦言。一直以来,长圩村全域开展垃圾分类,全面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链条体系。由“随手扔”到“随手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在村民间蔚然成风。“我们村共配备了保洁人员6名,垃圾收运车6辆,各村民小组配备2—3组户外四色分类垃圾桶进行集中收集,共设立四分类垃圾亭41处,由保洁员集中收集到垃圾中转站。”

在长圩村“积分超市”,洗洁精、餐巾纸、香皂等生活用品琳琅满目,每种商品都明码标“分”。“积分兑换的形式调动了大家爱护环境的积极性,邻里之间和谐互助,还能兑换到实用的生活用品,真是一举两得!”前来兑换商品的17组村民包少芝说。

积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培育乡风文明有机结合,长圩村以宅为单位、以家庭为积分主体,围绕村规民约落实、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积分管理制度,用“积分超市”的积分给乡村治理“加分”。同时,大力开展以“清理生活垃圾、清理生产垃圾、清理河道沟渠、清理乱堆乱建、清理残垣断壁、改变不良习惯”为重点的“五清一改”行动,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带动全村村容村貌大幅提升。

“从改到管,我村将积极探索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模式,巩固整治提升工作成果。”崔烽英满怀信心地表示,将通过多点推进、广域覆盖,不断推动乡村环境向更高标准迈进,持续打造整洁有序、美丽宜居的和美乡村风貌。文|记者 陆薇 图|长圩村提供)


我市举办农机数字化管理应用平台培训班

日前,全市农机数字化管理应用平台专题培训班举行,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农机分管领导、平台负责人以及部分农业经营主体参加了会议。

培训重点介绍了农机数字化管理应用平台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技巧,并通过实操向与会人员演示了农机管理部门、农业经营主体等不同主体在PC端和手机端的操作应用,展示了如何利用农机数字化管理应用平台对“无人化”农场、智慧渔场、智慧畜牧等六大场景实现农机资产管理、用工分配、作业质量监管、作业智能化管理、农机化作业成本统计、作业服务收支统计等功能。

此次培训帮助与会人员掌握了农机数字化管理应用平台的使用技巧与方法,同时也增强了农机数字化管理的意识。

据了解,我市还将把物联网、云计算、北斗导航、5G通信等技术融入农机数字化管理应用平台中,为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工作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加快提高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效率,促进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不断提升监管水平,促进全市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文|通讯员 卢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