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是乡村振兴的诗与远方。在江海大地上,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串起千家万户,连接起“沧桑巨变”“南通好通”的新时代梦想。
南通出台加快实施农村交通服务乡村振兴2.0版后,通州迅速行动,投入4500万元,重点打造金沙街道、平潮镇、石港镇等5个农村公路特色示范循环片区,涉及36条农路,总长132.12公里,计划2024年底前完成,目前,已经完成70%的工作量。
路衍经济指依托公路交通点多、线长、面广的自然属性和对区域经济的拉动、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对沿线经济要素的集聚、扩散而衍生的新经济业态。上周,在通州采访时,该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明说:“通州打造农村公路特色示范循环片区,就是为了挖掘路衍经济潜能,服务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达到强一方产业、富周边百姓、护出行平安的目的。”
农路结缘新项目,强一方产业
农村交通服务乡村振兴2.0版的发展定位相较于1.0版,是从过去侧重完善基础设施向完善农村交通运输体系转变,以打造路网更畅通、通行更安全、管理更智慧、服务更亲民的“四好农路”为载体,相伴一二三产共同发展。
平潮北工业园区,通过放大交通枢纽功能,主要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智能装备产业,2021年开发以来,落户项目已竣工3个,在建1个,已签约待开工5个。
今年2月,江苏舟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搬迁到平潮北工业园区后,引进全新的智能装备制造生产线和涂装线,实现转型升级。董事长周建介绍,搬迁到这里的优势就是交通便捷,目前,园区内“一横一纵”的道路已建成投用,从公司上高速也是几分钟的事。
配合园区发展,今年通州在平潮镇设计了一条循环线路,投入2000多万元,全面提升路域环境,涉及13个村11条农村公路,总长28公里,目前已经进入施工阶段。
黑色的路面,彩色的线条。汽车在一片连栋智能大棚前停下,番茄小镇到了。番茄小镇是南通悦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一个设施农业基地,占地110亩。
“一年两茬,每亩收入3万元。”公司董事长何喜说,没有这么好的农路,他是不会将基地搬过来的,番茄成熟时,最多一天有60多辆小车开过来采摘。
近两年,金沙街道投入1000多万元,在位于万顷良田范围,对9公里长三横两纵的路网进行改造,摊铺沥青、实施路田路宅分开、进行绿化补植、布置景观小品、安装交通标识、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路联吸引了村联,该路域片区覆盖港北村、金余村、进鲜港、城东等村。4村抱团,吸引各级政府、社会资金投入近2亿元,落地农业项目59个。“他们村占了17个,去年村集体增收了93万元。”港北村党总支书记李建说,这条环线为村里7.7平方公里高质量连片土地提升了使用价值,使集体经济薄弱村打了翻身仗。
农路嫁接新业态,富周边百姓
翠绿的稻田、弯曲的水道、干净的柏油路,从石港镇睹史院村村委会门口的文山路向北二三千米右拐,就进入这个村的景观路。
其实,这也是一条“创业街”。
来到老男孩咖啡馆,创办者刘李彬正在打磨咖啡。他原来的咖啡馆开在镇上,现在搬到绿荫深处,很多人担心开不长。“这里已经成为骑行爱好者的目的地,一周有二三百人前来小憩。”刘李彬说,能坚定回乡创业的信心,是因为前来乡村旅游的人多,你看这条农路的沿线,除了有A2级的渔湾景区,还有村史馆、文天祥纪念馆、南归亭、卖鱼桥等10多个景点,已经成为“漫渔湾”田园网红打卡点。
“圣耕园”主要展现农耕文化和田园风光。创办者王华说,项目建成了,但运营跟不上。于是动员大学毕业的儿子王佳杰回乡开拓。他上任后创办“农业科普研学基地”,去年以来已吸引2000多名中小学生前来研学。王华说,有了儿子的加入,游客量至少翻了三倍,农产品销售额提高了30%,路通了,路美化了,农村的资源就会变得更有价值。看到村里交通便捷,90后杨露露回乡做起了直播带货,大米、鸡蛋、鸽子蛋等特色农产品摆满小小直播间。杨露露说:“一场直播最好的时候能卖掉500多公斤的大米,通过电商平台,一个月我们的销售额最高有20多万元。”
“年轻人回乡创业使农村增强了活力,也充满了现代气息。”睹史院村党总支书记镇永忠说,去年,村集体实现可支配收入3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6万元。
中部地区循环线路总长53.5公里,途经覆盖十总、西亭、兴仁、刘桥、石港等镇,睹史院村的农路是这条线上的一个分支。
刘桥镇徐园村依托改造好的农村公路,打造农文旅干线,引导家庭农场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新建电商直播间。2023年,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316万元。
目前,通州农路通达到农户的家门口,全区207个村(社区),2023年村均集体经济收入128万元,远超全省76.7万元的平均水平。
农路拥抱新技术,护出行平安
去年以来,通州总投资8800万元,对辖区内农路提档升级。邓九路是通州中部地区循环线路16条农路之一,平时车多、人多,通行量大。
邓九路全长10多公里,去年,通过“白改黑”升级为沥青路面,宽至五六米。现在感到,汽车在崭新的沥青路面通行更舒适了,沿线的绿化和人文景观也让人耳目一新。
从2022年起,通州区应用路况检测自动化检测技术。装有自动化检测设备的车辆,从农路上行驶而过,就能同步采集路面损坏、平整度、车辙,以及沿线设施图像、地理位置信息等数据,对道路病害的自动识别和数据处理效率是传统人工作业的4倍以上。截至今年7月,通州实现各等级农路检测全覆盖。
针对道路评定中发现的次、差级及存在安全隐患的道路,通州农路养护部门实行道路大中修工程,近三年,投入3.9亿元,大修改造洋兴线等农路共83公里,中修改造海五线等农路430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有的农路沥青路面受环境、气候等影响,呈现沥青弹性下降等道路“亚健康”状态,通州采用高渗透原位再生养护剂等包括新工艺的“四新技术”进行预防性养护。公路建养工程师宋敏说,该技术既节约资金、工期,又能减少对百姓出行的干扰,实现了对生态环境最大的保护。
开沙大道与华能路口,有一个智能预警系统在闪烁,24小时给过路行人和车辆实行安全保障。五接镇循环线路长12.15公里,覆盖李港村和开沙村。通州区准备投入4000多万元对环线进行改造,在沿线道路全面安装安全防护设施等。
南通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通州分中心主任张力说,2021年以来,通州成功创建3条省级“平安放心路”,实现危桥动态清零,安全数据库存问题清零,农村公路好路率三连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