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连绵不断的梅雨,还是持续多日的高温,今夏这先“水深”后“火热”的天气注定让人难忘。眼下已进入“白露”节气,此时节,我国多地开启夏秋转换,秋天的版图自北向南不断拓展。记者9日采访了市气象部门,以一组组数据来回顾今年夏季(6月—8月)的天气气候。
今年夏季,在大范围高温天气抵达之前,通城先经历了一番“水深”的日子。数据显示,今夏降水主要集中在梅雨期,共出现5次强降水过程。
雨水时不时刷些存在感,或倾盆大雨或淅沥小雨;气温没那么高,但身上总觉得黏糊糊的,整体感觉闷闷的……说起来,今年的梅雨季节还算蛮典型,大多数时候都让人感觉“又梅又雨”。梅雨期间,国家气象观测站梅雨量359.1毫米(南通)~588.4毫米(海安),较常年偏多3.1倍(南通)~1.3倍(海安)。全市平均梅雨量423.8毫米,为1991年以来第五位;海安梅雨量588.4毫米,为1991年以来第三位。
7月16日挥别“梅姑娘”,高温就“无缝衔接”。持续高温天气下,大气中不稳定能量堆积,此时强对流天气开始活跃起来,多地常常上演“蓝天白云晴空万里忽然暴风雨”的变脸把戏。今年夏季,南通一共出现强对流天气过程15次。
总的来看,今年夏季降水量400.8毫米(海门)~805.1毫米(海安),如皋、海安偏多2成~5成,启东、通州较常年持平,其余各站偏少1成(如东)~3成(海门),降水分布不太均衡,呈现“北多南少”。
今年通城首个高温日出现在7月4日,与2011年5月11日最早高温初日相比,足足晚了50多天。高温虽然晚到,但每一轮都“火力全开”,尤其出梅之后,更是开启“超长待机”模式。以南通国家基本气象站为例,6月至8月高温日数达到了37天,仅次于2013年、2022年的最高39天纪录;而且37℃以上高温日占据了22天,占59%。
统计数据来看,今年夏季平均气温27.7℃(如东)~28.7℃(南通、海安),较常年偏高1.4℃(如东)~2.2℃(如皋、海安)。与历史同期相比,如东站排第3,其余各站排第2。其中,最热时段集中在7、8月份,7—8月平均气温29.6℃(如东)~30.7℃(南通),较常年偏高1.9℃(如东)~2.9℃(如皋、海门),南通、启东、如皋、通州四站均为历史同期第一高,成为史上最火热的七八月。
今夏高温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影响范围广,其间多站更是向历史极值屡屡发起冲击。全市极端最高气温达到39.9℃,出现在8月3日的南通站,距离该站40℃的最高纪录仅差一步之遥。当天,海门站也以39.5℃的最高气温,与2022年8月19日一起并列该站历史高温极值第二位。此外,通州站以17天,海安、如皋两站以16天刷新连续高温日数纪录,真可谓热到“没完没了”。
9月拉开序幕,竟是上演“猛虎下山”,“秋老虎”在南方大部分地区暴走。而就南通而言,9月的第一天,迎来了今年的第38个高温日。
气象专家介绍,“秋老虎”并不是气象专业名词,而是民间一种形象的比喻,指的是在夏天向秋天转换的时期,气温下降之后又突然回升,持续出现一段高温天气,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一周至半月。今年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盛,并且与大陆高压联手形成庞大的暖性高压带,在其持续控制下,南方的高温天气才会“超长营业”。
回顾南通过去9天的气温,除9月3日受降水影响最高气温止步在29.4℃外,其余时段均在高温线上下徘徊。暑热难耐,唯有期盼雨水再来“降降温”。最新气象资料分析,受到东风带扰动影响,10日后期至12日我市将有一次降水过程,11日受降水影响,我市气温出现明显下滑,最高气温降至30℃上下。不过,这次凉爽仅是“闪现”,随着这轮降水的结束,13日起气温又将迅速“反弹”,最高气温稳定在33℃。
节气已至“白露”,意味着天气到了由热转凉的转折点,但对于江南、华南等地来说,“秋老虎”还会时不时反扑,暂时难以彻底摆脱暑热。南通常年入秋时间为9月27日,眼下虽然早晚已添了些许凉意,但白天阳光尚热,想要彻底凉快可能还需再等上些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