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日),2024南通江海国际博览会“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南通)发展大会暨船舶海工产业展”拉开帷幕。大会面向全球搭建专业研讨交流平台的同时,亦向国内外与会嘉宾全面展示南通船舶海工产业发展硕果。
江海交汇处的南通,坐拥黄金水道,汇聚产业力量,释放创新因子,逐步走出了一条由一般船舶修造到高技术船舶、海工装备、配套产业共同发展之路,牵头泰州、扬州,成功打造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今年1—7月,全市造船完工量316.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新接订单量78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6%;手持订单量2127.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
亚洲最大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我国首艘智能型FPSO“海洋石油123”、中国首制20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24188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4000车位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近年来,40多个国际、国内高端船舶先后从南通首航,“蓝色动力”加速生成。聚焦强链补链延链,南通聚力链主企业培育,以总装带动配套,做强做优船舶、海工装备总装制造产业链核心环节,以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先进制造技术引领产业发展,目前船舶制造规模占全国1/10,海工装备制造规模占全国1/4。
创新,是产业向“新”的强引擎。船舶海工产业集群作为我市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首,已形成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为骨干,专业研发机构为支撑的产业创新体系。2023年,省市共建、总投资6亿元的江苏省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实现去筹转正,进一步增强行业创新能力。截至目前,通泰扬船舶海工集群拥有国家级创新载体数量18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6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8家,上市企业86家,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超深水钻井平台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
绿色“智”造,是行业攀高的加速器。国内首艘双燃料动力挖泥船“新海鲟”轮,填补了我国清洁能源动力在疏浚船舶应用方面的空白;7200立方米双燃料液化乙烯运输船“GASCHEM PHOENIX”号(S1065)在满足最新的排放要求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运输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新一代绿色环保船型……随着一个个绿色化、智能化高端产品在通诞生,南通瞄准“智”造加快船舶海工产业转型步伐,重点企业建立完善船舶总装建造精益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开展智能装备、数字化工艺设计技术的创新应用,加速推进环保处理工艺和装备的提升改造。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先后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中远海运川崎、振华传动、招商重工等企业数字化制造水平走在前列。
产业发展硕果累累,得益于生态体系的滋养。我市持续强化要素支持,通过举办船舶海工产业展等系列活动,引导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发展;先后发布《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配套协同发展南通行动方案》《南通市金融支持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的指导意见》及“产业倍增50条、新科创30条、人才政策3.0版”等政策,建立健全融资服务机制、人才引培机制,进一步激发产业发展的活力。
逐潮踏浪,迈向深蓝。南通将瞄准“世界一流船舶产业基地”目标,全力打造“232”产业生态体系,聚力打造全省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推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益制造、服务型制造在产业链各环节深度融合,描绘富有江海特色的现代海洋城市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