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音乐、网易云、酷狗音乐等手机音乐软件显示,以“养生”为关键词的音乐歌单播放量惊人。这背后,是越来越多的人注重以“电子中药”颐养身心。
养生歌单播放量高达944.1万次
戴上耳机,打开手机中的“酷狗音乐”播放软件,点击收藏的“养生五音·疗愈音律”歌单,一支支优美、舒缓、悦心的曲子,像淙淙流淌的清泉,在办公室午间休息的苏诗雅耳畔流淌开来……
“养生音乐一直很火。你看,我喜欢的这个古筝独奏‘出水莲’等17支曲子,播放量就达到了1.5万。”今年38岁、在市区一家会计事务所工作的苏诗雅说,“孩子不让自己省心,老人身体又不好,自己工作压力又大,有段时间焦虑、烦躁头发一缕一缕往下掉。后来,闺蜜推荐我闲暇时多听一些养生音乐,还真有效果,心境和情绪平和了许多。”
“以前我总觉得养生是中老年人的事情,和我这样的年轻人关系不大。但自从朋友向我推荐了养生音乐,我就彻底改变了看法。”王玥今年26岁,从事电商工作。“旋律悠扬、意境深远的养生音乐,真的能让人心情平静下来,仿佛所有的压力和烦恼都烟消云散了。”如今,王玥已经成为养生音乐的忠实粉丝,每日工作间隙都不忘抽出一小时听歌养生。
今年30岁的宋浩楠,同样也是“电子中药”的拥趸者。“作为设计师,每天对着电脑工作七八个小时,有时为了赶进度,熬夜到凌晨一两点,作息不规律导致身体状况频出。”一次偶然的机会,宋浩楠在网易云音乐接触到养生音乐,瞬间就爱上了这种特别的养生方式。“喝电子中药,品赛博人生。临睡前听些疏郁祛燥、舒缓心情的歌,坚持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入睡变得容易了,心态也明显变得更平和了。”
养生音乐有多火呢?记者在QQ音乐软件搜索关键词发现,排名靠前的一个养生歌单播放量高达944.1万次;短视频社交平台上,“五音疗愈”话题播放量达43亿次,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记者注意到,养生歌单通常包含养肝、健脾、益胃等不同类型的曲目,以古筝、笛子、二胡等乐器演奏的纯音乐为主,曲调温柔,节奏舒缓。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视频博主根据养生音乐的特性,总结出最佳聆听时间段。养生音乐正成为现代人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新宠。
音乐疗法辅助有效率达八成以上
“音乐疗法在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开展得较早,20世纪90年代就有了。最早从康复科设立时,就作为精神康复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辅助和补充手段。后来,中医神志病科也将音乐疗法融入临床实践,已经应用10多年。”23日下午,接受记者采访的市四院医务科副科长、副主任中医师邱建成介绍,“目前音乐疗法属于自费项目,只要患者有治疗意愿就可以组织开展。”
邱建成介绍,作为一种独特的辅助治疗手段,五音疗法是养生音乐中目前热门的一个分支。中医认为,五音疗法将音乐与健康相结合,通过听觉来调节人的情绪和身体机能,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鲜为人知的是,五音疗法源远流长,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黄帝内经》中的“五音对应五脏”理论,即“宫、商、角、徵、羽”五种音调分别与人体的“脾、肺、肝、心、肾”五脏相对应,通过不同的音调来调节相对应五脏的功能。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生活压力大,行业内卷严重,由此造成一些患者身心失调,具体表现为神经衰弱、失眠、强迫症、焦虑、抑郁等。”邱建成告诉记者,在接诊的100多例医案中,约6成患者是女性,主要缘于家庭关系和工作压力,长期慢性失眠和焦虑。从年龄分布看,中老年人居多,年轻人也有。通过五音疗法进行辅助治疗后,有效率达到85%至90%。
银行职员小张由于前台工作压力大,长期存在较严重焦虑、强迫以及失眠症状,在市四院门诊有两年多就诊史,口服镇静催眠药物治疗改善失眠。一段时间后因出现药物耐受情况,感觉口服镇静催眠药物效果不明显;通过门诊就诊后,邱建成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给予针对性的中医音乐治疗处方,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整,治疗两周后整体睡眠质量明显好转。
家庭主妇王女士因家中育娃生活节奏单调,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与家人关系紧张。在市四院诊断为轻度焦虑和抑郁状态。经中医辨证,邱建成予以认知行为治疗及音乐治疗后,人际关系和睡眠状态明显改善。
“随着音乐疗法普及,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尝试通过五音疗法改善健康状况。”邱建成说。
音乐疗法被人青睐成“电子中药”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其深远影响不仅体现在审美与情感的表达上,更在于其对人类身心健康有着积极作用。”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古筝学会副秘书长,南通市音乐家协会秘书长陆媛媛也认为,“包括五音疗法在内的音乐疗法,能够以其深沉、悠扬的旋律,激发人体活力,稳定身心,减轻压力。并且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日益增强,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和显著的实践效果已得到广泛认可。”
“养生音乐确实很火,我也一直在关注音乐疗愈这一新兴的养生项目。这是一种以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的生理和心理效应,通过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帮助人们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身心健康的方法。其核心,在于利用音乐的节奏、旋律和音色来影响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23日下午,我市音乐工作者王音娜向记者介绍。
音乐疗愈历史悠久,在古埃及人们已经知道应用铜管类乐器进行体感音乐镇痛治疗。随着时代的发展,颂钵疗愈等新型音乐疗愈方式逐渐流行,成为现代人减压新方式。
王音娜是我市知名曲作家王聚宝的女儿,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
“譬如,在我筹建的音乐疗愈养生项目中,体验者在音疗室通过聆听特定的音乐,结合冥想和放松技巧,达到舒缓压力、改善睡眠的效果。此外,颂钵疗愈通过锣、钵等乐器的声音频率,通过沉浸式体验,在高低切换中和人体形成同频共振,从而达到帮助人们释放压力、改善情绪和睡眠质量的目的。”王音娜介绍。
王音娜介绍的音乐疗愈养生项目,在我市已有人“试水”。
曾接受过音乐疗愈养生项目的市民陈冰冰,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诊疗体会:“通过高频和低频交互波动带来的震动,让人有一种独特的体验感,身体和心理很快得到放松,那种舒缓和松弛让人愉悦,慢慢地,对我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积极影响。在我身边,不少人都爱上这种都市减压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