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款饮料大瓶装卖得比小瓶装更火? 记者实地探访—— | 南通发布

有市民向江海晚报新闻热线85110110反映,同一款饮料,为何大瓶装卖得比小瓶装更火?26日,记者就市民报料展开实地探访——

市民:同款饮料大瓶装更走俏      

“这不,国庆节快到了,干脆我就往家里搬了一箱女儿特别喜欢喝的怡宝柠檬茶饮料,挑的都是大瓶装的。小家伙总嫌白开水寡淡无味,对这款饮料情有独钟,节日里我就由着她了。”26日下午,在崇川区印象城的吉麦隆精品超市,今年30多岁的许丽女士正将一箱饮料往手推车上搬,面对记者现场询问,她解释说,“平时,我是不许她单纯拿饮料当饮用水喝的。”

许丽告诉记者,他身边的朋友最近在购买饮料时,选的基本上都是分量更足的“大个子”的饮料,基本上都是1升的容量;“以我购买的怡宝柠檬茶饮料为例,小瓶装的为450毫升,售价为5元多;而我整箱整箱购买的1升大瓶装,售价却是6元多。你说,多出1元多钱却买到了两倍分量的产品,哪个更合算?”

许丽的消费选择,眼下也是追求性价比的市民们的“习惯性选择”。

现场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市民在一些超市选购各种饮料时,确实大瓶装的要比小瓶装的卖得更好。

新城区一家便利店的老板许俊告诉记者,现在不少市民确实在购买各种饮料时,选择的都是分量大的品种,“同款饮料大瓶装的,肯定比小瓶装的要好卖;最主要的一条就是性价比高更实惠,这是最大的卖点。”

记者现场采访表明,市民向新闻热线反映的现象,确实属实。

商家:不希望大瓶装压小瓶装      

2000毫升的的元气森林气泡水、950毫升的“外星人电解质水”、900毫升的无糖茉莉花茶、900毫升的东方树叶……记者在走访我市多家超市后,看到眼下大瓶装的大容量饮料琳琅满目。

“为什么这些大瓶装的大容量饮料,都放在货架的最底下一层呢?”在采访现场,记者向联华超市的一位售货员提出这一问题。事实上,不仅是在联华超市,几乎在绝大多数的超市内,大瓶装的饮料,都被理货人员摆放在超市货架最底层。

听到记者发出的这一疑问,当班的一位女营业员笑言:“对超市来说,我们更希望小瓶装的销量更畅快一点,因为在一定程度上,330毫升、500毫升小瓶装的饮料,事实上要比1升、2升大瓶装的销售利润厚实一点;大家都买大瓶装饮料的话,销售利润肯定会摊薄呀;所以,大瓶装的饮料往往都被放在货架的下方,便于顾客先挑小瓶装的,不希望大瓶装压住小瓶装。此外,大瓶装的相对分量重,放在货架上方的话,和小瓶装的相比吃重,容易头重脚轻也不稳当。”

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虽然大瓶装饮料放在货架下方,消费者往往要弯腰挑选,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人们的选择。

记者在采访中同时了解到,大瓶装的饮料还被人们形容为“吨水神器”,这种比较夸张的说法,指的是大瓶装饮料用“吨水”来形容它的容量之大。

医生:必须科学合理饮用饮料      

有人注意到,食品饮料界一度刮起“迷你风”,两三百毫升的“瘦身版”饮料扎堆上市。可风水轮流转,如今超市和便利店货架上的瓶装饮料正悄然经历着“扩容”,大容量包装逐渐成为主流。

“以前,单位附近的超市内,1升装的康师傅低糖茉莉花茶每瓶只卖3.5元,我经常下班买了带回去。如今价格悄咪咪地涨到4.5元。哎,莫名地还有些觉得失落。”不知从何时起喜欢上“囤”大瓶饮料的刚入职女生小晨说,大瓶装的性价比一直吸引她,“炎炎夏日,一瓶‘大块头’在手,基本上能够满足我一天的需要。”

然而,无论是小巧精致还是豪迈大气,包装之变难掩饮品本质。我市一位从事膳食营养研究的医生告诉记者,饮料要科学适量饮用,不能为了满足个人爱好无节制地饮用,口渴时最好喝白开水或矿泉水,既能补充水分又能解渴。

这位医生进一步解释,这是因为,正常情况下适当喝一些饮料,对人的身体并不会产生任何危害。但是,凡事过犹不及,如果长期大量喝饮料,可能就会导致肥胖、影响牙齿健康、钙质流失,并且会影响肠胃健康。譬如,饮料通常里面含有大量糖分,长期饮用会导致体内糖分堆积,当糖分不能及时代谢掉,糖分就会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长时间喝碳酸饮料会造成龋齿,损坏牙齿健康,还会影响人体钙质吸收,会导致身体钙质流失,威胁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