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落幕的2024年全国托育职业技能竞赛上,我市95后年轻选手、来自立宝托育的陈鑫钰斩获佳绩,获个人二等奖、团队二等奖的好名次。此前,她已荣获省赛个人一等奖,两年前,她从国外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回到南通从事托育工作。
陈鑫钰国赛获奖
人才队伍建设是提升托育服务质量的保障,在2024年南通为民办实事项目中,托育工作被列为第一条。近年来,南通有不少大专院校专业对口的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但“海归”“女硕士”“未婚未育”等众多标签云集,在育婴员还是托育师队伍中仍属罕见,不走寻常路的陈鑫钰,成为南通托育人才引育的一抹亮色。
出国留学归来带娃,并不是陈鑫钰的退而求其次之选。
“我很喜欢和小朋友们待在一起,快乐、充实、满足。”陈鑫钰原本是个学理工科的女生,2020年去澳大利亚留学,开始学习学前教育,在别人享受假期的时候,她一头扎进国际幼儿园,为写论文,更是为了积累经验。陈鑫钰原本的职业路径是成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归国后,她参照国外的见闻,发现幼教的前一阶段——“托育”是一片蓝海。
陈鑫钰在工作
“大环境上,能很直观地感受到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多方努力,出政策给投入,解决‘带娃难’问题。”陈鑫钰认为,与其千军万马卷教师招考的独木桥,不如因势利导,换个相邻赛道,做出一番成绩。
凭借高学历、英语口语流利、性格活泼、富有创造力等多重优点,陈鑫钰迈向工作岗位成为立宝托育管培生,得到重视和培养,曾在多个岗位历练,熟悉整个托育园运作流程。
“我最终定岗在教研部,专注于游戏创新与游戏质量提升。”陈鑫钰介绍,游戏是婴幼儿认识自我、触摸世界的重要方式,国内有的托育园会侧重一些才艺,但这其实不是我擅长的,我认为通过游戏,让婴幼儿能自由参与、认知环境、引发思考,培养好奇心创造力更重要。
去年5月份入托的沫沫(化名)小朋友令陈鑫钰印象深刻,了解得知,沫沫的父母都在新加坡,后续要前往新加坡上幼儿园,开启新的探索之旅。因此,沫沫的爷爷奶奶希望能融入一些双语元素在一日流程中,另外由于宝贝体质的原因,爷爷奶奶希望让孩子多多运动。
英语口语流利、有国外求学生活经历的陈鑫钰接下这副担子,依据立宝运动时间的安排,在两个小时大运动的基础上用心设计游戏活动,确保宝宝每天30分钟出汗运动,赢得了爷爷奶奶的高度认可,今年8月,沫沫回通参加立宝一年一度的离园宝宝返园活动,家长认可南通的托育效果,说不比在新加坡差。
“陈鑫钰是一个很有亲和力、感染力的人,她的快乐会传递给周围的人。”立宝托育总经理张小茱积极推举她参赛,除专业水准过硬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想让更多人看见——优秀的高学历人才在托育赛道亦是大有可为,有广阔发展空间,打破大家的固有认知。
一直以来,社会对“托育”的认知停留在日常带娃阶段,所以之前的托育队伍普遍缺乏专业背景,学历较低,年龄偏大,服务技能和综合素养与群众期待存在差距。托育相关专业也主要依托高职专科层次培养,学生报考意愿较低,专业认同度不高。
“托育不是无奈之举,是科学育儿的新选择,所以从业者的知识、眼界、体力都是重要考量标准,当下,这一行需要高水平人才。”张小茱介绍,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发展普惠托育体系,健全支持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早期发展的政策体系。其中,人才要素是最基础、最根本的保障要素,这也是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妇联,首次举办全国性托育职业技能竞赛的初衷。
我市首届托育职业技能竞赛
以赛促训、以赛促练,是所有比赛的最终目的,托育大赛也不例外。今年,从市到省再到国家,专项的托育职业技能竞赛纷纷开出首届,在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宏观的国家政策导向下,专业化的托育慢慢走向台前,职业“被看见”是第一步,优秀的人才“被看见”则是源头活水,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涌入,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据了解,目前立宝托育育婴员、保育师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大多数具有大专学历,也不乏本科和硕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可能在职业选择上,父母辈会不理解,但年轻人不被定义,在这次大赛上我也见到了很多青春的面庞。”陈鑫钰载誉而归,赛后她和同组别第一名的姐姐交流,反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托育要从孩子的简单心理动作波动中,最短时间知晓问题所在,做出判断,这一点我仍需积累经验,但没关系,我的学习之路还很长。”
在陈鑫钰紧张备战国赛的时候,我市首届托育职业技能竞赛在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功举办,吸引各县(市、区)代表队的200多名选手参赛。据了解,获奖选手除可获得荣誉证书和相应奖励外,符合条件的选手还可按《南通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核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旨在激发从业者职业荣誉感,畅通其职业发展路径。
我市首届托育职业技能竞赛
“明晰职业路径,我更有信心坚定地走下去。”陈鑫钰尽管目前还没有取得相关认定,但她觉得也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因为参照她的两位立宝托育的同事,在今年取得市赛一等奖后,已被认定为二级/技师,成为“高级蓝领”。
这一认定得益于张小茱2021年7月在全国政协召开的专题协商会全体会议上发出的声音,她提出要打通从业者职业上升的通道,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到托育行业中来,推动托育服务发展。
这一声音在四个月后成为现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颁布网约配送员等18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通知》正式发布,“保育员”职业名称变更为“保育师”,增加了二级/技师和一级/高级技师两个职业技能等级,从业人员可以往更高级别报考。
“年轻人来了,要给他们规划更好的上升空间,这既是对年轻人负责,也是对行业负责。”张小茱表示,目前立宝托育已经和南通职大等院校建立人才培养关系,不少毕业生也已输送到机构工作,“大学生能考证、爱比赛,这既是对技能的认定,也是社会认同感的体现,重要的是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机会、更高的平台。”
立宝托育与南通职大签约,张小茱被聘为兼职教授。
“提升全市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能力,通过新建及改造等渠道增加3000个普惠托位,建成20家省(市)级普惠托育机构。”是今年南通为民办实事项目中的第一条,南通探索打造“1+N”托育模式,以1个示范托育机构带动N个社区嵌入式托育点共同发展;在主城崇川,从今年秋季学期起,100余所公办、普惠性民办、民办幼儿园面向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托育服务。
“全市都在加快建立主体多元、优质普惠的托育服务体系,行业方兴未艾。”张小茱认为,父母都想把孩子送进方便可及、理念先进、托育师优秀的地方,像陈鑫钰这样高学历、专业出身的年轻人学成归来加入到托育队伍,大有可为,市场刚性需求摆在那里,将个人职业规划与社会所需结合起来,未来,人才竞争力将会是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