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中旬,海门区在工贸企业中试行安全生产“白名单”制度。记者17日从海门区应急管理局获悉,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燕达(海门)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江苏当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业入围首批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白名单”。
据了解,进入“白名单”的企业必须同时符合4条“硬杠杠”:生产经营单位应公开向社会承诺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等,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制度,主动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三年内未受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三年内未发生造成人员死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总计100万元及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有效运行,原则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达到二级及以上水平。
工贸企业“白名单”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调整一次。一旦出现“瞒报、谎报、迟报、漏报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亡人或者有较大影响的生产安全事故或事件”等7种情形之一的,将从“白名单”中移除,两年内不得列入“白名单”。对于列入“白名单”的工贸企业,海门区应急管理局实施差异化监管执法,减少执法检查频次;对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实施包容审慎执法。同时,抽调业务骨干、安全生产专家,组建专项服务小组,为“白名单”企业免费提供安全生产“体检”,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和申报工作,帮助企业加强安全风险管理,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实行‘白名单’制度既发挥了安全生产‘优等生’的示范引领作用,又有助于监管部门实现精准执法、精准监管。”海门区应急管理局局长葛小军介绍。未来这一制度将在更多行业领域推广,通过正向激励,激发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内生动力,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进一步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