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江苏‘美丽农村路’样板路”——启东合作镇府前路上,追风汗马单车俱乐部的骑友们穿梭其间,共赏沿途如画风景。启东市自行车协会会长季长春告诉记者:“遍布城乡的农村公路,为发展骑行运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现在越来越多的启东市民喜欢在绿树成荫的乡间道路上骑行,感受别样风情。”
近年来,启东不断密织、铺实农村交通网,区域内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700多公里。随着人民群众对旅游的需求不断提升,高质量的农村公路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作用越发明显。在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的同时,启东及时推动农路驿站建设,为农路沿线居民和过往游客提供休憩场所,能够便捷享受停车、餐饮、购物、如厕等便民服务,提升旅游体验。
启隆镇驿站坐落于启隆镇新江路与永兴东路交会点,作为自上海崇明区沿新江路踏入启隆镇的首个地标,它不仅是启隆镇名副其实的“东大门”,也是八方宾朋共聚一堂、享受悠闲时光的温馨之地。
吴娟(摄)
据了解,启隆镇驿站2022年2月起向公众开放,是一个功能多元的综合平台,集协商议事、休闲补给、展览展示、民生服务及宣传教育等多重功能于一体,为崇启海毗邻地区居民及旅客提供了丰富的互动体验空间。
启隆镇驿站内,Sandy咖啡馆命名寓意深远,既体现了“三地”的谐音,又蕴含了沙地文化的深厚底蕴,更寄托了崇启海三地协同发展、共同向好的美好愿景。而咖啡馆的老板张良凯,作为张家在启隆镇的第四代守岛人,他的家族故事更是启隆镇半世纪变迁的缩影,展现了从茫茫荒滩到星空绿岛的辉煌历程。
每到周末和晚上,Sandy咖啡馆会迎来不少游客和附近居民,咖啡馆老板张量凯一边忙着做咖啡,一边与熟客轻松地畅聊。“今天下午有两名上海游客,问我附近有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我给他们指了去老砖瓦厂的路,那可是我爷爷奋斗了一辈子的地方。”
启隆镇是启东市在崇明岛的“飞地”。今年,张量凯留学归来,在驿站里开了这家网红咖啡馆。算起来,他已是张家在启隆镇扎根的第四代了。从1970年开始,他们一家人在半个多世纪中参与了“飞地”的建设,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着启隆的面貌。
南海公路是南通“江海一号”最美乡村旅游公路路段之一,公路完成了“彩色化”改造,增加蓝色单车骑行跑道,十分适合骑行。走进南海公路与志圩线交界处的合作镇骑行志愿服务驿站,作为骑行服务中心,是骑行活动重要的中途保障点,这里除了是骑行爱好者休憩的好场所,也为他们的爱车打打气、小修小补提供了方便。
合作镇是革命老区,启东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就在这里成立。近年来,合作镇坚持党建引领农旅融合发展,将骑行驿站作为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节点,游客只要在驿站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清晰看到合作旅游线路图,可以进一步了解合作红色研学、亲子体验、休闲人文三条旅游路线。
目前,驿站已吸纳周边骑行爱好者50余名、“红”骑志愿者60余名,常态化开展各类骑行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打造最美骑行、网红打卡、直播助农“三个基地”,不断擦亮“合力合作·骑乐无穷”品牌。
合作镇党委副书记龚黄健告诉记者:我们不断放大驿站的功能和作用,以“驿站+党建文化”为主题,在驿站内设立红色经典图书角,既是党建活动开展的平台,也能供旅客学习党建知识,感悟红色文化魅力,传承红色基因。
此外,驿站还定期提供村民技能培训,满足村民文化需求,解决村民在生产生活、工作就业、生意经营中遇到的燃眉之急,成为基层公共服务的有机补充,有效增强了周边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王鲍骑行驿站位于南海公路北侧,紧邻王鲍镇长安村村委会,是一栋漂亮的玻璃房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长安村党总支书记柏和如告诉记者:王鲍镇以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王澄、鲍志椿两位烈士的姓氏命名,素有“红色王鲍”之称,我们的驿站运行过程中,突出其红色文化特点。
柏和如说:村里利用驿站内设施齐全的条件,经常在这里上党课、开展党员教育等活动。王鲍是革命前沿阵地,在这块土地上有名可查的烈士有369位,在这里,有革命烈士王澄、鲍志椿;有誓与阵地共存亡,意志坚如钢的烈士陈更生;还有视死如归,英勇就义的英雄张辛……硝烟烽火早已散尽,沧海桑田换了人间,我们要让红色文化一直在王鲍绵延不绝。
驿站的功能还不少,村里组建志愿者队伍,服务骑行活动及来往游客,也为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提供免费饮水,供人们歇脚休息。长安村里老年人不少,作为老年人活动场所,平日村里的老年人在这里下下棋,打打牌,不论是从身体、心理还是社交方面,老年人都能够在这里找到乐趣和满足感。
据了解,农村公路驿站建设得到了启东市全方位的支持,启东高新区(近海镇)等一批农路驿站已在实施之中。启东市交通局副局长王永刚告诉记者:启东市以创建“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为契机,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将农村公路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相结合,深化“农村公路驿站+旅游”融合发展,以农村公路驿站作为党建引领、文旅串联、开放共享的平台,成为特色乡村旅游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