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招联动推动越亚半导体、银河航天、沃太能源等一批成长性高、发展潜力大的优质项目落户发展,扶持正道海洋、锐莱新能源等早期项目发展壮大,接棒投资、陪伴企业“长跑”助力大地电气、帝奥微电子等企业成长、上市……这些项目和企业成长的背后,都有同一支力量的支持——南通市政府投资基金。
凭借起步早、发展快的优势,南通市政府投资基金已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其中,财政出资的南通市产业投资基金和南通创新发展基金作为母基金,通过“母子基金”运作方式,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调动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南通市政府投资基金设立100余支子基金,总规模达1200亿元。累计投资南通本地项目244个、投资金额79.2亿元,累计引进落户南通项目129个,项目计划投资额297.6亿元,为南通产业创新、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发挥财政资金“乘数效应” 撬动社会资本支持产业成长
站在170米高的海上“浮式化工厂”前,其壮观景象令人震撼。这座由惠生公司为意大利国家碳化氢公司精心打造的工程,预计在2025年第三季度竣工,并将部署于刚果(布)。届时,它将每日从附近气田接收约1076万立方米天然气,用于生产、储存和出口。此项目的正式启动,不仅标志着惠生清洁能源在全球能源装备市场发出响亮的中国声音,也助力其跻身世界海工企业第一梯队。
船舶海工是典型的资金和人力密集型企业,行业金融需求广泛,企业一度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市产业投资母基金的注入,犹如‘定海神针’,撬动了后续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为企业扬帆远航注入了强劲动力。”惠生清洁能源常务副总经理沈建荣表示,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市产业投资母基金旗下开发区智能制造基金投资南通惠生清洁能源1亿元,这一举动成功带动建设银行组成的银团授信15亿元,进而帮助企业促成18亿美元的订单,刷新了我国高端海工装备海外订单新纪录。
惠生重工
2016年11月,南通市财政局出资50亿元设立南通产业投资母基金,通过政府投资的杠杆放大的“乘数效应”,吸引社会各类优质资本。自设立以来,已先后支持沃太能源、银河航天、帝奥微、通富微电等一系列重大创新项目投资落地,有效突破了不少技术堵点。截至今年上半年,基金总规模已达165.87亿元,直接撬动社会资本投入123.52亿元,形成了总规模486.79亿元的基金群,间接撬动社会资本投入431.34亿元,在促进投资兴业、优化创新生态、保障重大战略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打造科创生态,2021年11月8日,南通市政府设立规模50亿元的创新发展基金,重点布局天使类和产业类投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3年来,创新母基金围绕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构建全生命周期股权基金支持体系,总规模达215.53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125.23亿元。
“通过设立政府投资基金,我们以股权投资的形式支持科技创新,并利用母基金、子基金多级放大效应,以市场化手段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市财政局副局长沙飞表示,这种投资方式,不仅具备规模优势,能够引导财政和市场资源向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集聚,而且由专业投资机构进行管理运营,确保了财政资金的精准支持。“与传统的直接发放给企业的奖补资金等投入方式相比,这种方式的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
助力未来产业发展 南通企业上市“钟声”频响
去年7月,锐莱新能源自主设计生产的主动热控系统,搭载在国内首款柔性太阳翼通信卫星——银河航天“灵犀03星”上成功发射,满载着江海英才基金对于科创项目的支持和关爱,走向了浩瀚的星辰大海。
在荣获2023年江海英才A类项目殊荣后,锐莱新能源得到了科创集团全资子公司新源投资管理的江海英才天使投资基金的独家青睐,获得了500万元的天使轮投资,为企业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后,在新源投资管理的天使引导母基金及其旗下子基金的助力下,慧眼资本成功过会投资1000万元,进一步巩固了锐莱新能源在军工和宇航热控领域的领先地位,使其成为该细分市场的佼佼者。
过去两年间,天使(科创)投资基金始终秉持“投早、投小、投科技”的核心理念,积极布局空天产业、低空经济、合成生物、脑机设备等前沿未来产业,不断拓展基金投资的广度与深度。未来,创新发展基金将紧密配合“拨—投—股”支持政策,持续推动新领域、新赛道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力。
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南通市政府投资基金作为天然的耐心资本,凭借其庞大的资金规模、明确的政策导向以及强大的风险承受能力,为技术创新、传统产业升级以及新产业培育提供了稳定的资本支撑,为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自两大基金成立以来,已成功培育出30余家南通本土“独角兽”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未来,随着全生命周期股权基金支持体系的持续发力,一池金融活水“育苗成林”,灌溉出南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满园春色”。
托伦斯半导体精密设备
政府基金“搭桥铺路”,推动“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后备企业与资本融通,帮助企业跑出上市“加速度”,南通企业上市“钟声”频响。
10月17日,资本市场又传佳音,市产业母基金长期跟踪投资的海博思创,在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会议上成功通过首发审核,即将登陆资本市场。此前,南通创新区首家上市公司帝奥微电子也在市产业投资母基金等资本的助力下,实现了企业发展的质的飞跃,并于2022年8月23日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帝奥微敲钟上市
此外,爱朋医疗、大地电气、易实精密等7家本土企业也相继踏上资本市场之旅。截至今年9月,已有75个项目在投资后成功上市,累计投资金额达到25.84亿元。
持续擦亮“南通好投”品牌 构建如鸟归林的投资生态
7月15日,央地合作的南通产业链发展基金完成管理机构的遴选,该基金总规模50亿元,采取“子基金投资+项目直投”方式,精准聚焦高端装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船舶海工、高端纺织六大重点产业集群。
银河航天
8月14日,成功入围省战新首批合作基金的江苏南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项母基金,顺利完成工商设立。此基金总规模达40亿元,将紧密围绕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及材料、通信线缆、电池、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进行战略布局。此外,第二批申报的江苏南通高端装备产业专项母基金和南通未来产业天使投资基金,规模分别为20亿元和5亿元。
随着这批新基金的申报、落地及投资,南通基金矩阵不断壮大,成功吸引了大量耐心资本、长期资金及头部企业的汇聚,为南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产业等战新产业以及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充足动能。
近年来,南通市委、市政府对投资生态建设给予前所未有的重视,全力打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一流投资生态。在此背景下,“万事好通 南通好投”在2022年应运而生,它不仅是南通拥抱投资基金、携手科技创新的象征,更彰显了南通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决心与行动,成为凝聚全市上下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共识。
目前,以南通政府基金集聚区、紫琅湖基金集聚区、宝月湖基金集聚区、南通金融小镇为阵地,产业投资、创新发展两大母基金为龙头,南通已构建起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股权基金支持体系,为“种子”企业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提供了有力保障。
南通已成功举办2022、2023两届南通投资峰会,吸引近500家知名投资机构代表走进南通,促成各类项目签约33个、招引68支基金入驻集聚区,基金签约近200亿元。今年,南通市政府携手中国证券报,举办2024年度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暨金牛奖·南通投资大会,继2023年南通成为金牛奖永久颁奖地后,又打造了南通创新区金牛湾,进一步叫响做实“南通好投”城市新名片。
市财政局局长曹金海表示,将从制度建设、基金布局、投资推动、服务保障等多方面加快构建全生命周期股权基金支持体系,持续擦亮“万事好通·南通好投”品牌,汇聚更多金融资本,为南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南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勇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