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记者走进盛和花半里小区“红蜂驿站”,桌椅摆放整齐,驿站内配有饮用水、充电宝、多种期刊书籍、血压计、急救药箱等各类物资,饮水、阅读、休息、充电、急救……多元化的暖心服务一应俱全。驿站不仅为奔波在社区的外卖、快递骑手们提供了休息、交流、充电的温馨场所,也为属地社区开展反诈警示宣传、消防宣传等开辟了新窗口。
日前,市物业管理协会联合市快递、外卖送餐行业联合发布“畅通末端配送打造 ‘新心相融·通城好通’友好场景的倡议书”,号召全市物业服务企业、快递企业、网约外卖平台、物业服务从业人员、网约服务从业人员等各方齐心协力,共同畅通配送服务“最后一百米”,拼出南通“好通”新图景。倡议发布以来,得到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响应。
驿站应运而生,成为骑手小哥们“充电场所”
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的迅速发展,穿梭在大街小巷的“骑士”们越来越多,他们成为了城市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以辛勤劳动、奋斗追梦的姿态,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这一新就业群体也面临着配套公共服务欠缺、与社会管理不同步不兼容等诸多困境。
花半里小区“红蜂驿站”应运而生,驿站由江苏坤园物业党支部与钟秀街道中心村社区党委共同打造,也成为“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示范点”。
小小的驿站在突发状况中成为了外卖小哥的“应急保护所”,给受伤的小哥带来了温暖和关爱。一个雨天,一名外卖小哥在花半里小区西门骑车速度较快,不慎撞到了汽车道闸。事故发生后,外卖小哥摔倒在地,餐品散落一地,车辆也有了些许刮痕。坤园物业工作人员李建国迅速赶来,发现小哥手臂和腿部有擦伤,立即从红蜂驿站的急救箱中拿出消毒药水、纱布等为他处理伤口。物业志愿者帮忙收拾散落的餐品,并主动与外卖小哥所在的平台取得联系,调整订单配送安排。物业工作人员带小哥来到驿站,递上一杯热水,并为他烘干湿漉漉的外套。“没想到小区里还会有这样一个专门为我们设立的小天地,非常暖心贴心。”外卖小哥十分感动。
顺丰快递的张晓丽主要负责凤凰大厦在上午和中午时间段的快递收派,她告诉记者,“平时派件碰到手指划伤、磕碰淤青这种小问题,跑药店太麻烦了,根本就来不及也懒得处理了。便民药箱真的是帮了大忙,今天在派件经过乐蜂驿站的时候,顺便就把伤口处理好了。”
保华领创物业服务集团所辖的南通凤凰文化广场项目,是集住宅、商业和办公于一体的综合体项目,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往来频繁。响应号召,保华领创打造了一处专门为骑手小哥们休憩的“乐蜂驿站”。京东快递员熊陵江说:“每天要往返凤凰大厦两三趟,第一天看到这个新设立的驿站还有点疑惑,提供的矿泉水我也不好意思拿,还是前台保安王师傅热情地招呼我喝口水,才知道为我们增设了这么温暖的地方。”
外卖员每天的送餐任务量很大,很少会有专门停下来休息的时间,第一次到凤凰大厦送餐的饿了么骑士孙皎说:“今天第一次来这边送餐,等客户下楼取餐的时候,我就能在这边歇歇脚了,哪怕一两分钟,也能缓解一下疲劳。”
为“小哥”办理专用梯卡,提供暖心安心多项服务
丰报驿站是由南通日报社党委和东吴物业携手打造的服务驿站。“失物招领、健康监测、应急救助、物品借用、增值服务”五大暖心服务,为进出南通报业传媒大厦工作人员、外卖小哥以及快递员等提供了暖心、安心的服务体验。
记者看到,丰报驿站优化了快递、外卖放置点环境,配置了货架、桌椅等,方便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等放置物品,也方便了大楼工作人员查收快递、外卖等。快递小哥王诚告诉记者,“现在去报业大厦送快递便捷许多,当我们有重大物件时,物业会提供板车服务,保安人员也会帮忙搬运。”
丰报驿站还提供多元化的暖心服务,设置了失物招领柜,方便大家及时找回丢失的物品;配备了身高体重秤、血压仪,创可贴、温度计、医用纱布、碘伏等应急物品;遇到突然下雨或者车辆无气等特殊情况还可以借用雨伞、打气筒等物品。
除了设立驿站外,保华领创党支部也关注新就业群体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如外卖员的“停车难”问题。经多次实地考察,党支部在项目东北角和东南角两处各增设了约20平方米的停车区域。解决了外卖员的停车问题,也不影响项目的整体景观及交通便利与安全性,项目值班保安人员在临时停车区域进行引导和巡逻,保证外卖车辆的有序停放。
又如快递员的“投递难”“上楼难”问题,因凤凰项目住宅楼严格实行梯控管理,外来人员须登记后方可上楼,为帮助快递员降低派件时间成本,缓解快递小哥的派件压力,保华领创党支部采取合理措施优化快递网约服务人员出入项目流程。有需求的快递员可凭快递公司出具的工作证明及本人身份证件,至物业服务中心办理专用梯控卡,既提高了快递员的投递效率,也确保了大厦的进出安全。至今,凤凰文化广场物业服务中心已经为顺丰、圆通、中通、韵达4家快递公司的多名片区快递员办理了专用梯卡。
各方呼吁对网约服务人员更多体谅尊重
“新心相融·通城好通”友好场景的倡议书提出,引导主动服务,提供便利条件。鼓励物业服务企业积极采取合理措施优化快递网约服务人员出入项目流程,比如使用“进门码”“小哥码”等小程序产品,鼓励网约服务人员主动登记电子信息,一人一码,凭码进出。
“快递外卖小哥和物业服务人员因小区管理起争执,或是配送人员和业主引起争执,甚至引起治安案件,外地有过多起报道。我市物管行业一直比较配合,末端配送100米畅通无阻。”市物业协会会长杜迎春告诉记者,协会联合快递和外卖行业联合发出倡议,进一步化解矛盾,服务好业主,各方主体都要行动起来,相互理解和尊重,网约服务配送既要尊重业主个性化配送需求,也要遵从小区物业的管理要求。因地制宜在项目上设置爱心驿站,为小哥们提供休息、充电、饮水的便利。人车分流的小区,为配送车辆提供临时停车点。
市邮管局办公室主任李玮玮呼吁应对网约服务人员多一些体谅与尊重,特别是”双11”等配送高峰期,“小哥们”表示真的压力山大。
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我市多部门联动开展“小哥进小区”后续推进工作,号召各物业企业以实际行动提升新就业群体和居民群众生活的便利性舒适感,鼓励企业探索更加智能化、精细化、人性化管理模式,为畅通配送服务“最后一百米”贡献应有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