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收官战 交好新答卷 | 港闸经济开发区:抓项目 强服务 兴产业 奋力冲刺全年红 | 南通发布

“正是港闸经济开发区全周期的贴心服务,为酒店的顺利开业提供了坚强保障。”昨天,南通艾美酒店盛大开业,项目负责人为港闸经济开发区竖起了大拇指。艾美酒店作为高端五星级酒店,于2021年开工建设。三年多来,在市、区各级部门的支持下,港闸经济开发区为其协调解决了深南路改扩建、五龙汇公园和永昌路大桥建设等问题,完善了高端服务业的配套功能,大大提升了五龙汇片区形象。

双轮驱动,蓄势赋能。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辖区工业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当中。在华能南通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抢时间、赶进度,确保项目早日投产见效。该项目占地21亩,总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规划建设两台750兆瓦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总投资达31.88亿元。作为江苏省“十四五”支撑性电源项目和南通市2024年“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实施方案中的重大项目,该项目承担着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H级重型燃气轮机领域关键核心部件的国产化示范应用,对于解决能源领域“卡脖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位于永兴路西古港路北的江苏奥瑞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自动化高分子材料挤出成套智能设备项目也已进入收尾阶段,等待竣工验收。预计在今年年底,该项目就能形成生产300台套挤出成套设备的生产能力,效益指标预计可达10亿元。

重大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今年,港闸经济开发区深入实施重大项目攻坚行动,聚焦30余个在推重点项目,紧盯从成片开发到领取施工许可证的51个环节,充分运用并联审批、绿色通道等机制,强化统筹联动,坚持挂图作战,全程管控进度,全力推动落地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抢进度、竣工项目快达效。今年已累计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个,新竣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个,还有20余个项目压茬推进中,另外,前三季度累计招引重特大项目14个。这些项目的接连落地、开工和竣工,将进一步拓展港闸经济开发区的产业版图,持续激发经济活力。

咬定目标不放松,“百日冲刺”再攻坚。“我们将抓住有限的‘窗口期’,坚持项目为王,围绕再‘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投产一批’目标,持续深化‘六个一’工作机制,专班牵头、专人服务、快推快进,以项目态势的欣欣向荣,厚植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色。”港闸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年初以来,港闸经济开发区认真落实上级部署要求,以“百日竞赛”“百日冲刺”为抓手,主动作为、奋发进取,规上工业产值、限上批发业销售额、规上服务业重点行业营收等多项主体指标稳中有进,奥瑞斯、新帝克、可为二期等一批省、市重大项目提速增效,中集特箱、泽宇智能、绿源新材料等各类创新主体持续壮大……热火朝天的招商引资、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真诚高效的企业服务场景,共同绘就港闸经济开发区的发展风景。

当下正是加速冲刺、读秒冲线的关键阶段,港闸经济开发区将进一步坚定信心、锚定目标,以狮子率队的狠劲、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头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确保任务必成、全年必胜,为全区“奋战四季度、夺取全年胜”作出更大贡献。

提质双招双引,“链”出真功夫


近日,柔性机器人智能制造基地项目与港闸经济开发区正式签约。该项目总投资1亿元,拟租用5000平方米生产办公厂房,建设集研发、生产制造、安装调试及交付于一体的区域中心。该项目采用先进的视觉算法和自适应工艺库,自动识别模型几何特征、自主规划机器人运动路径,实现无图智造,填补国内工业机器人智能软件的空白。

柔性机器人智能制造基地项目

智能装备是港闸经济开发区的主导产业。今年以来,港闸经济开发区牢牢把握外引、内培、提质“三个关键”,力求数量、质量和规模“三提升”,全力打造一流的智能装备产业园。就在最近,珠合新能源、中环新能源等项目相继落户。

“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密集奔赴上海、深圳等地跑项目;招商小分队的成员们也是步履不停,上海、深圳、北京、苏南跑了个遍。”港闸经济开发区招商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在手在谈的重点产业项目十余个。

围绕冲刺全年,港闸经济开发区持续出击、精准发力,正全力推动一万度力、新能源三电研发制造、高端通信等项目尽快签约。同时,进一步整合四个驻外分局、两个产业分局、一个服务业专班资源,集中力量、一刻不松、全力攻坚外资、科创项目,确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

以商引商、链上招商,不断扩大“朋友圈”。如今的港闸经济开发区,智能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发展蓬勃兴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强势崛起,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辖区内,中集集团、国盛智科、政田重工等领军企业稳步扩张,川岛洗涤、大鹏激光、金韦尔等国内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建成投产,奥瑞斯、可为科技等重大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中。与此同时,新能源装备、船用高技术设备、高端医疗设备等一批“链上”项目成功签约,7平方公里的智能装备产业园蓄势待发。

跑出港开速度,“项”上齐发力


“在我们印象中,从拿地到开工要两三个月,但这次24小时实现了‘拿地即开工’,为企业大大降低了成本。”今年7月,总投资12亿元的新帝克年产16万吨高性能聚合物单丝项目正式开工,项目负责人感动地说道。

新帝克“年产16万吨高性能聚合物单丝项目”效果图

南通新帝克“年产16万吨高性能聚合物单丝项目”位于规划十一路北、规划八路西,占地面积93亩,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是2024年度江苏省重大产业项目,主要从事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研发、制造、销售,计划打造成现代化的智慧工厂及绿色工厂。项目建成后,企业年预计新增销售收入2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00个。为推动项目早开工、早达产,港闸经济开发区主动与市数据局、住建局、资规局等行政主管部门联动、靠前服务,充分运用并联审批、绿色通道等机制,借助市、区、园三级代办联动机制,建立服务专班,助推项目在一天内完成了交地到开工的相关手续,充分展现了“港开速度”。据了解,项目力争今年底完成厂房基础施工,预计2026年8月竣工,早日实现投产。

天安数码城二期项目

这已经不是港闸经济开发区创造的第一个“奇迹”。2021年,仅用28小时,就帮助江苏哲华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新能源电子模切件项目顺利领齐“五证”;2023年,爱德旺斯环保科技南通有限公司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项目仅用24小时就拿到了“五证”,具备了开工条件……近年来,港闸经济开发区始终围绕项目开工率、竣工率、投产率“三提升”目标,坚持“一张表”全程管控、“一站式”优化服务,全面攻坚堵点难点,全力提速建设进度,一个又一个省、市重大项目拔地而起,项目集聚优势更加凸显,产业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

精准对接服务,诉求“马上办”


企业遇到了问题怎么办?港闸经济开发区规模以上企业都会第一时间想到联系他们的“首席服务员”。最近,“首席服务员”又帮企业解决了一件“燃眉之急”。

10月30日上午,港闸经济开发区的“首席服务员”在走访企业中发现,南通港闸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有一艘3.77亿元的挖泥船出口到毛里求斯,交易完成后却因出口退税证明遇到障碍迟迟未能开票,企业心急如焚。

企业的事情一刻也不能等。在崇川区税务局主要负责同志的高位协调下,港闸经济开发区马上组建由经济发展局局长马林为组长的首席服务专班,陪同企业即刻动身从南通赶赴天津协调开票事宜。服务专班一行当天中午12点30分出发,晚上7点30分到达天津。由于该项交易出口退税开票涉及环节多、部门多,且为异地经办,要想解决问题存在很大障碍。抵达住处后,服务专班反复商讨方案,研究次日拜访天津有关部门具体事宜,直到深夜才初步落实解决路径。10月31日一早,服务专班顺利与天津属地税务局会面,进行充分沟通,很快双方就开票事宜达成了共识,形成了解决方案。会商结束后,服务专班陪同企业马不停蹄赶回南通,终于在当晚11点06分开具出了3.77亿元的销售发票。

举办“三招三引”专题培训

服务可为科技一期项目

举办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暨高端设备产需对接会

2000公里、36小时,这是港闸经济开发区认真落实首席服务员制度、为企业持续提供更高质量服务的一个缩影。“不讲不好办,只想怎么办”,也成了港闸经济开发区每位“首席服务员”的座右铭。经过30多年的发展,港闸经济开发区深知,企业是发展的“筋骨”,必须把优化涉企服务摆在重中之重,想方设法推动政策、人才、资金、技术、数据、产业链供需等要素向企业顺畅流动,持续提升效能优服务。

今年年初以来,港闸经济开发区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充分做到了“主动服务、精准服务、创新服务”,累计走访企业251家次,解决各类困难问题57个,竭尽全力为企业提供最优服务、营造最优环境,让企业放心投资、舒心经营、安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