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力量齐头并进,护航经济迈上新高度 | 南通地区6家农商银行三季度末贷款余额超3100亿元 | 南通发布

贷款余额的持续攀升,展现了地方经济的强大韧性与广阔的发展潜力。人民银行南通市分行数据显示,9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五年内实现翻番。其中,南通地区6家农商银行达到3102.32亿元,较年初增加209.17亿元,为我市金融赋能实体经济能力跨越新高度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扎根基层、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主力军,南通地区农商银行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聚焦制造业、小微企业以及“三农”等重点领域,集聚信贷资源精准投放,创新金融产品,拓宽融资渠道,成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其中,9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超900亿元,占全市制造业规模的27%;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1832.15亿元、2245.00亿元。

向新而行,激活“智能制造”

制造业不仅是南通这座城市的经济命脉,更是其持续繁荣与创新的强大引擎。近年来,南通大力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业态焕新。南通地区农商银行始终立足服务实体经济定位,坚持把支持制造业发展作为重要着力点,通过加强政策资源保障,推动金融服务模式和产品创新,积极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这笔资金的到账不仅帮我们及时‘解渴’,还享受了贴息减轻了资金成本。”不久前,南通农商银行为南通派特尼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投放770万元“江苏制造贷”,并给予2个百分点的利息补贴,助力该制造业企业焕新升级。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设备贴息贷款的落地,是本土法人机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务实举措。该行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等方向,优化机制流程,加大融资供给,开辟贷款审查审批“绿色通道”,着力满足科创企业金融需求,在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中找准农商银行着力点、作出农商银行新贡献。9月末,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132.19亿元,较年初净增10.7亿元,增幅8.8%。

随着科技创新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智能制造成为重构制造业新格局的重要动力。南通地区农商银行立足各地产业基础及资源优势,瞄准先进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的独特优势,用足用好各项惠企政策,以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助力制造业向智造业转型升级。

美勒森家居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从事家具制造业为主的企业。近年来,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并于去年开展实施智能技改项目。“该项目能快速实施得益于海安速度。”公司运营副总经理张立波介绍,海安农商银行1000万元专项资金的支持,让公司顺利启动并完成技改智能化项目,实现业务增长15%,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

在金融活水浇灌下,创新“势能”加速转化为发展“动能”,推动制造业向“新”而行。一直以来,南通地区各家农商银行积极探索创新举措,全流程护航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如:海安农商银行研制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创企业金融服务规范,也是省内首个科创型企业金融服务企业标准;如皋农商银行构建了专业化服务体系,强化前中后台协作推进,提升科技金融服务的精准性、有效性等。

向微而兴,浇灌“小微之林”

小微实体是保民生、保就业的重要抓手,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南通地区农商银行充分发挥一级法人银行决策优势和产品特色,不断加大民营企业信贷资源配置,创新普惠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流程,增强民营企业信心,护航小微实体茁壮成长。截至9月末,6家农商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45.00亿元,比年初增加220.89亿元,增幅10.91%。

恒悦(江苏)食品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搬迁至如东马西工业园区。“原先公司规模小,很难从银行贷到款。”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东农商银行通过“一企一策”的方式,畅通融资渠道,成为公司首贷行,为公司研发、扩产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两年时间,公司的授信额度也从1000万元攀至6000万元,公司年销售额已连续多年实现超亿元。

为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各家农商银行也纷纷亮出“绝活儿”:针对企业轻资产特点,各家银行多措并举,持续落实“小微贷”“苏科贷”“苏质贷”“微企易贷”等省级信贷产品投放政策;针对正常经营的小微企业的到期贷款,通过无还本续贷、与政府转贷公司合作转贷等方式,帮助更多小微企业解决“先还后贷”造成的资金周转压力。

此外,各家银行积极开展一套“自选动作”,推动普惠金融提质增效扩面。南通农商银行持续推进农区整村授信提质增效、城区专业团队网格化走访、园区“一园一策一专班”三项行动。6个整村授信工作小组形成标准化作业模式,76家支行“送信入户”,上门提供“点对点、手把手、心贴心”服务,已授信26.7万户、348.73亿元,累计用信1.7万户,用信余额6.2亿元。4支专业走访团队盯准各类营销清单,深入186个工业区网格和188个商业区网格,广泛宣传“富民创业贷”“微企易贷”等政策性产品,提高触达成功率和营销转化率,走访建档4487户,累计用信162户7392万元。园区服务专班入驻通州湾示范区、现代纺织园等园区,在园区方的协助下完成企业分层分类,量身打造金融服务方案,满足企业差异化融资需求,累计走访202户、建档180户,落地投放19户、1.5亿元,对接意向客户融资需求6.3亿元。海安农商银行先后实施“小微企业培育计划”“银企携手攀新高行动”等专题活动;启东农商银行通过扩大“朋友圈”,建立“一份协议、一项产品、一场会议、一个服务小组”服务机制,以政银立体化融合服务新体系深耕普惠金融。

向农而生,守护“乡村之根”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是支持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力量。近年来,南通地区农商银行始终“向农而生”,坚守主责主业,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资源配置,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为广袤乡村引入“金融活水”。截至9月末,6家农商银行的涉农贷款余额1832.15亿元,比年初增加92.51亿元,增幅5.32%。

孙洪箭在通州区石港镇承包上千亩土地,主营水稻小麦的种植、收购与加工销售。在秋播秋收的黄金季节,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也随之增加。南通农商银行在前期走访调研基础上,仅用3个工作日为孙洪箭成功投放“农垦兴农贷”100万元,为农户增产增收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也是南通地区落地的首笔“农垦兴农贷”。

“农垦兴农贷”是江苏省联社与省农垦集团深化战略合作创新推出的专属产品,为农垦集团上下游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小微企业量身打造,满足其生产经营周转的资金需求。该产品推出后,南通农商银行与苏垦农服南通分公司强强联手,组建专业走访团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调研,全面掌握农户的种植面积、赊销状况、农资需求、粮食回购及家庭、资信、经营等关键信息,为精准授信提供了有力支撑。

特色农业产业链正在成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及金融助农惠农领域的“新宠”。如皋农商银行还以“三黑三白”(黑猪、黑鱼、黑塌菜、白米、白菜、白萝卜)等如皋地方特色农副产品为突破口,积极创新“农业供应链贷”,向黑鱼、黑塌菜等农业产业链农户和核心企业发放供应链贷款86笔,金额4500多万元。

服务“三农”是农商银行永恒的主题。南通地区农商银行表示,将继续坚守初心,始终紧贴“三农脉动”,充分发扬“铁脚板”精神,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守护“乡村之根”、描绘“乡村画卷”,为农村的繁荣、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幸福贡献更多的力量,让希望的田野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