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年轻人“粉”上冬季养生保健 专家提醒养生之道贵在讲科学 | 南通发布

 


2024年“保健养生”已列入年轻人的消费榜单前三名,年轻人已经开始常态化养生。通城年轻人对养生保健又是怎样的看法呢?4日,记者就此展开专访。

“养生兵团”涌现大量年轻人

“以前觉得养生是爷爷奶奶辈的事,现在才意识到养生其实是不分年龄的。”4日下午,在办公室茶水间里,95后女生缪心怡正在用保温杯冲泡玉灵膏。她手捧保温杯,笑着向记者介绍,“玉灵膏有补血补气的功效,对于我这种气血不足的人来说很有用。”

缪心怡就职于市区一家企业,日常工作离不开电脑,加班到深夜对她来说更是家常便饭,长时间伏案工作让她的肩颈承受不小的压力。“前段时间,我明显感觉到肩颈不舒服。看到网友推荐艾灸疗法,就在美团平台选择了评分颇高的一家艾灸店,花费500元购买了三次艾灸体验卡。每次做完艾灸,都能感受到一股暖流涌遍全身,肩颈的不适感逐渐消散,连睡眠质量也有了显著提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叶产生的热量和药物挥发物刺激人体经络穴位,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温经通络等作用。

缪心怡告诉记者,如今每周定期做艾灸,已经成了她休闲养生的一种方式。“经常做艾灸,我也慢慢懂得人体各种穴位,对中医方面知识产生浓厚兴趣。”除了定期做艾灸,缪心怡还热衷于通过运动来释放压力、增强体质。“周末约上三五好友一起打羽毛球、爬山,享受运动带来的畅快。”

今年25岁的蔡颖也是“养生大军”中的一员。“你看,可以记录我每天的运动量,还有消耗的卡路里,让我对自己的运动量有更直观的了解。而且,还会监测我的心率、睡眠质量等,提醒我每天睡前少熬夜、少玩手机。”蔡颖轻轻滑动着智能手表的屏幕,向记者逐一展示着智能穿戴设备的各项功能。

除了智能穿戴设备的辅助,蔡颖还注重饮食的调整。“我不再频繁地点外卖,而是自己动手做饭,合理摄入蛋白质、碳水等,确保吃得营养、健康。”

新华网、汤臣倍健和京东健康联合发布的《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费超过1000元用于健康养生,18岁至35岁的年轻消费人群占比高达83.7%。

由年轻人掀起的这股养生热潮,正悄然改变着人们对养生的传统认知,引领同龄人追求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

五花八门的养生保健品很走俏

“确实,现在的年轻人对健康和养生越来越重视。在我们这家店,虽然最近没有销售一些健康养生仪器和设备,但是,不少涉及到健康和养生的调理饮品、瘦身饮品,卖得还是相当不错的。”4日下午,在文峰城市广场一楼的“屈臣氏”,一位营业员对现场探访的记者介绍。

在这家店的货架上,“熬夜茶”“桃容茶”“综合果蔬酵素”等一批新潮养生产品摆在显眼位置,吸引不少人前来选购。

“这款‘熬夜茶’卖得特别火。”营业员指着包装很有特色的这款产品介绍,“这可是‘中华老字号’产品,质量上乘地道、用料十分讲究,主要配方由黄精、葛根等组成,通过科学配伍提高了它的功效,具有熬夜后的滋补修复作用。这一盒重量为49克,7小包,每包为7克,价格也不贵,只有45元。”

除了这款“网红茶”,“白芸豆果冻”“酵素果冻”等一些酵素果冻等具有滋补和瘦身效果的产品也卖得不错。还有具有美容修复功效、白晳红润肌肤的“美容奶粉”等养生保健品,也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关注。

记者在一些店铺采访时同时发现,这一届年轻人对一些养生保健用品,同样情有独钟。

“你看,这款茶树泡脚包真的疗效不错。它用精心搭配的一些中草药为基础材料,佐以一些具有保健效果的茶叶产品,在每天睡前的足浴过程中泡一泡,既可以暖足暖身,达到良好的保健功效,又可以放松身心消除烦恼,所以卖得很火。”另一位营业员指着这款“热门产品”,对现场采访的记者“报料”。

现场采访中了解到,除了“茶树泡脚包”,还有“深山奥秘原浆浴包”“姜黄足汤原液”“玫瑰舒神足浴包”“艾草足贴”等系列产品同样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保健无极限,养生门道多。吃的喝的、泡的熏的特色产品受到年轻人钟爱的同时,一些用于日常佩戴的保健小件,也在市场上俏销。

“燕窝酸蒸汽眼罩”“无香型蒸汽眼罩”……这些护眼保健品,也被深陷于电子产品困扰的年轻人所拥趸。

“这批货是刚进的,前几批货到了没几天就卖光了。你们看,这款名为‘大马士革’的玫瑰颈围也卖得特别好!总体来看,现在的年轻人对养生保健真的蛮看重的。”营业员的话语间,不无感慨。

专家提醒:养生保健贵在讲科学

《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保健养生”已列入年轻人的消费榜单前三位之一。从近5年分年龄段的保健养生消费意愿来看,年轻人已经开始常态化养生。

那么,对于年轻人越来越推崇的“养生保健热”,专家们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所谓的养生,其概念源于中医。”4日下午,通大附院内分泌科主任兼健康医学科主任顾云娟,向现场采访的记者坦率地介绍了她的观点,“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加大,一些年轻人感觉各行各业越来越卷,难免觉得身心疲惫。而一些年轻人确实因为工作忙碌,没有时间锻炼也没有时间接近大自然,所以借助于一些所谓的养生保健产品来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我认为,要养生,最重要的是要拥有一个绿色的生活方式,要科学合理,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表面和浅层次的‘辅助性养生’。最好的养生是身心和谐,是适当放松,是拒绝过‘卷’。”

顾云娟2012年于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曾于香港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研修及培训。长期从事内分泌疾病的临床诊治和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目前任中国医院协会疾病与健康管理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良好的生活方式,对年轻人同样至关重要。”顾云娟表示,她不建议年轻人喝时尚饮品奶茶,“少数民族的奶茶是用奶煮的茶,是奶制品;街市上出售的奶茶,则是速溶冲剂,配料并不全都健康。各种饮料同样不建议多喝,添加剂较多。最好的饮品,就是白开水。要多运动,这话值得说N遍,有时间就下楼跑几圈,在家做做健身操、瑜伽之类的也行,懒惰带来的就是肥胖,现在有统计肥胖率达到60%至70%,这个非常可怕,超重肥胖者往往容易成为庞大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后备军,现在不开始控制,后面就难了。如果可能,少在外面聚餐,多在家中动手做饭,油盐糖就会得到很好的控制,饮食习惯也达到了清淡健康。”

对于一些保健品和保健按摩,顾云娟同样强调要科学合理,合理适度。她说,“民间有云,‘一天三颗枣,终身不显老’,可你一天吃三十颗,那就过了;同样,枸杞也是好东西,你一天吃一些可以,你天天一大把,血糖却不知不觉升高了。这就补益不成反受其害了。同样,有不少年轻人喜欢去路边店按摩、推拿、针灸、拔罐、捏脚,可你知道对方是持证上岗的吗?到底有没有真本事?在我们收治的患者里面,因不当按摩、推拿而意外受伤者,并不鲜见。”

顾云娟最后强调,总而言之,养生保健对于年轻人而言也要“因人而异”“对症施治”,不要盲从,更不要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