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祖国共进 与改革同行 | 中国文学之乡喜添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海安网络文艺创作风起云涌 | 南通发布

2024年,海安文星高照。

年初,中国作协和省作协领导,国内知名作家、文学评论家,高校专家学者齐聚海安,研讨“中国文学海安现象”,并见证“海安市网络文学谷”揭牌。

2024年1月20日,“中国文学海安现象”交流会举行,30余名来自省内外的文学大咖共同研讨“中国文学海安现象”,把海安作为一个县域文学发展乃至人文经济学实践的样板来观察。

岁末,江苏省委宣传部报送的网络文艺作品《滨江警事》(第1部)荣获全国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提起海安,也许大家都知道这里是长三角北翼制造业高地,殊不知,这里也是“文学业”新高地。

从6000年青墩文明走来,在这片文化积淀丰厚的土壤上,近些年诞生了吴义勤、夏坚勇、陈歆耕、丁捷、汪政、何平、罗望子、刘旭东、徐循华、蒋琏、吴晓明等数十位蜚声文坛的知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散文、小说、诗歌、报告文学等体裁百花齐放。

走进新时代,在这片备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滋润的土地上,一批文学力作,一批作家,获得全国和省“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新人奖等诸多荣誉。

2021年,海安成为全国第十个荣膺“中国文学之乡”的城市。

中国文学之乡,网络文艺不会缺席。2018年,海安市网络作家协会成立,以卓牧闲、长风、暗魔师、隔壁江叔叔等为代表的一批海安青年作家创作的网络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造就了海安网络文学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独特地位。

网络文艺参评,是今年全国“五个一工程”评奖活动新开的一条“赛道”。全国报送1068部作品,入选105部。其中网络文艺作品10部,海安获奖,千里挑一、百强争霸,彰显的是实力。

本土作家,吸纳本土营养,讲述本地故事,成就本色创作。这次海安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作品《滨江警事》(第1部)由海安作家卓牧闲创作。一座县级城市,一位草根网络作家,捧回的是“国字号”金牌。

“年初,海安发布了网络文艺扶持创作项目,鼓励网络文学作家创作更多有文化内涵、精神能量与艺术价值的精品,助力海安打造中国网络文学新高地。”海安市委书记谭真说,是海安这块历史文化底蕴积淀深厚、历来崇文尚教氛围浓厚、历届党委政府赋能浑厚的土壤,赋予了新时代文艺创作的强大动能。


植根青墩文明,大手笔扶持,引领文艺创作“网上行”


工欲善事,必先利器。

“深刻领会‘人文经济学’的要义,以文化自信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充分发挥网络文学在作品创作、人才队伍、产业产品、文化输出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海安有着坚定的政治自觉。”海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黎峰表示。

政策引领,打造产生网络文学精品力作的“加速器”,海安笃行不怠。

引导网络文学从自主生长阶段、有序发展阶段迈向崭新的融合发展阶段,海安创新动作迭出。

出台《关于支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印发〈海安市青墩文学艺术奖奖励办法〉和〈海安市原创文艺精品生产专项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实施“海陵名家工程”及其配套政策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实施先进文化引领、文化培根铸魂、文化共享惠民等七大工程,打造“加速器”,为网络文学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海安推动网络文学创作的底气从何而来?

缘于6000年前,海安大地喷薄出江海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缘于海安拥有丰富厚重的文化财富和独特鲜明的文化气质。海安,是红色文化的集聚地,是教育文化的丰产地,是群众文化的示范地,是丝绸文化的传播地。

数千年的文化积淀,记载了璀璨瑰丽的华章典故,涵养了海安人追江赶海的豪迈胸襟,铸就了“海纳百川、创新争先”的品质,所有的一切,为海安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基因”。

回望历史,“经年作客海安镇,爱此将添隐者扉”“渚田过雨是鸣蛙,醉踏山桥看晓霞”。明末清初,金陵画派创始人龚贤用《草贤堂集》表达出对海安风物的深情。

回望历史,“千钧一石,万古流芳”的韩国钧,官场数十载,恪尽职守,勤勉尽责,亲民廉洁,成就斐然。他倾心编订《海陵丛刻》,使得江海文化更加有序传承。

回望历史,“精研音韵千秋业,国语推行不世功”,“《新华字典》之父”魏建功,让“海安人”三个字,成为汉语言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坐标。

海安,这片人文渊薮之地,诞生了太多的杰出人物,他们在中国文化广袤的历史星空中,熠熠发光。

历史孕育现实,现实映照历史。

书香海安,教育强市,文化强市,让优秀文化不断传承,倾力以文化软实力打造发展硬支撑,海安走出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海安,文学“大咖”持续涌现,文学精品力作迭出,获评“中国文学之乡”。先后涌现出夏坚勇、吴义勤、何平3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以及汪政、丁捷、蒋琏等众多知名作家、知名评论家、知名诗人,他们创作出一部又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丰富了中国文学的百花园。

优秀文学作品的诞生,必趋于时。

走进新时代,数字阅读成为汹涌大潮,网络文学成为青少年汲取优秀文化营养的重要渠道,海安顺势而为,应时而动。

支持网络文学创作,海安诚意十足。

引领发展,强化政策支撑;激发动能,聚合作者力量;夯实基础,突出阵地建设;扶持创新,鼓励扎根基层;守正创新,培育新兴业态。

各种举措,锚定实效。

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城市网络作家协会;精心打造“海安市网络文学谷”;以原创网络文学精品为源头,以IP版权转化为纽带,荟萃网络文学创作、影视、网剧、移动阅读、有声读物及周边产品,构建文、艺、娱一体化功能的“大本营”,致力推动网络文学迈向主流化、精品化、高质量发展之路。

每年,市财政投入1500万元专项文化事业产业发展资金,专列100万元奖励专项资金、100万元扶持资金,全力支持海安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引导文学创作由“作品”向“精品”提升,充分激发全市网络作家创作网络文学作品的热情,连续颁发十一届“青墩文学艺术奖”,扶持文学作品60多件,为网络文学的繁荣发展“涡轮增压”。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推出更多的精品力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理念、内容、渠道、平台、管理、经营、人才、科技等方方面面下足功夫,其中关键点之一就是体制机制创新。

激发内生活力,海安以加入作协组织、评聘职称、评奖激励等多种方式,激发更多网络作家的创作激情;为青年网络作家颁发“网络文学领军作家”和“网络文学骨干作家”聘书,进一步鼓励网络文学人才成长;让优秀网络作家进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序列,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政治责任感。

实施“青蓝结对”计划,举办网络文学创作大赛、“漫话青墩”征文大赛等活动,为众多网络作家提升创作水平塑造优越的创作环境。

精心打造“紫石讲坛”“书香润童心”等阅读推广活动85场,定期邀请知名网络文学作家举办讲座,受众超过9万人次,为网络文学“海军”队伍不断壮大扩展“兵源”。

现在,海安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已经达到37名,涌现出卓牧闲、暗魔师、顾小白、隔壁江叔叔等在全国网络文学创作领域叫得响的领军人物。


讲好海安故事,沉浸式体验,奔向文艺创作“云空间”


伟大的文学作品,永远立足于现实的土壤,并在火热生活的基础上,仰望星空。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网络文学作为新时代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拓展创作领域和传播半径,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进程中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绩。

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势头强劲,每天产生约1.5亿字的创作量,阅读市场规模超过400亿元,IP市场规模更是大幅跃升。中国网络文学的读者群体遍布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显示出其强大的影响力和跨文化传播能力。

海安网络作家群体融入洪流,勇于挺立潮头。

《滨江警事》的作者卓牧闲,本名段武明,是一名退伍军人。以前,他没有想过会成为一名网络文学作家,直到一次次被自己成为基层民警的战友们感动。多年来,他在社区派出所蹲点,记录基层民警琐碎又动人的日常,开创了网络文学警务题材流派。

《滨江警事》以水警人物成长为主线,描绘了当代警务工作的生动实践。这部本土作家在本土花费两年时间倾力打造的本土作品,透过主人公的职业视角,呈现了改革开放以来长江航运、长江治理和沿江经济大发展的故事。网络文学作品大多以玄幻、穿越、爱情为主题,但是,《滨江警事》却独具匠心,聚焦现实题材,蕴含着浓厚的史诗韵味。

“感谢家乡为我的创作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源源不断的活水。”卓牧闲如是说。

此言不虚!

海安,这座全国文明城市,到处奏响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曲。

为了让网络文学创作在娱乐性阅读的基础上增强成风化人的功效,海安多点发力,构建网络文学创作提档升级的“云空间”。

海安市委宣传部倾力扶持创作,积极倡导网络文学作家深入基层,以真挚情感铸就作品。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将“网络文学谷”与海安旅游资源有机融合,不断激发“网络文学+”在海安产业中的新动能;加强与国内、省内网文平台的深度合作,签约注册企业,邀请知名网络文学作家到海安开展创作活动,将海安打造成网络文学创作的“赛马场”。在提升自有品牌的同时,做好优质作品的孵化、内容输出以及版权维护等工作。

阅读丰富思想内涵,阅读提升写作能力,阅读激发创作热情。海安市制度化推进“全民阅读季”等活动,构建以图书馆为中心,24小时城市书房、韬奋书房、书吧、农家书屋、职工书屋为支撑的5级阅读矩阵,开展全民阅读“火炬行动”,不断丰润“中国文学之乡”“江苏省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市”内涵,夯实网络文学创作的群众基础。

卓牧闲的作品,是真正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品,《朝阳警事》《韩警官》《老兵新警》《滨江警事》,一个“警”字,成为他创作的聚焦点。

皇皇巨著,不是无本之木。

这些网络小说,处处透射出海安警察、南通警察、长江水警的身影。“是海安公安部门和长江水警部门给我提供了深入警察生活、体验警察生活、把握警察生活的良机。”卓牧闲实话实说。

公安部门主动作为,接纳网络作家蹲点体验生活,为作家创作提供各类保障;公安、街道、社区等多部门协同发力,精心打造洋港社区等基层新媒体网络文化工作室,在社区警务室内,创新设立网络作家创作室,组织网络作家参与基层治理,推动“大流量”与“正能量”的良性互动。

当然,优秀文学作品的产生离不开作家自身的奋斗。

“祖祖辈辈的勤奋,流淌在我的基因中。海安人勤学好问的品质深深熏陶了我。”卓牧闲认为。

动辄几百万字篇幅的网络小说,每天更新是作者的基本要求。为了创作《滨江警事》,卓牧闲在知乎上把1989年以来关于水警这个职业的论文几乎全部看了一遍。在接受海安融媒体记者采访时,卓牧闲说得很诚恳:“没有输入哪有输出,输入就是看书学习,就是体验生活。”

写《韩警官》《老兵新警》《朝阳警事》《滨江警事》,卓牧闲关注了100多个公安领域的微信公众号。他扎进派出所、刑警队和社区警务室,跟基层民警辅警交朋友,了解他们的工作日常、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不断地补给,不断地产出,循环往复中,一部部优秀作品产生了。

还有,让卓牧闲感念的是,中宣部以及中国作协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培训活动,为网络作家创作水平提升搭建了优质平台。省里为了进一步繁荣网络文学,在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奖项中新增了对网络文学的奖励,并设立了江苏省泛华文金键盘文学奖等,此外,成立了网络作家协会,定期举办网络文学研讨会。南通市也出台了一系列奖励和扶持政策,激励更多人创作出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

好土,好水,悉心栽培,花开灿烂!


助力文化繁荣,多层面发力,探索文艺创作“元宇宙”


由“大”到“强”、由“多”到“优”,海安网络文学发展势头持续向好。

放眼海安网络文学的创作,从寄情山水到赋能文旅,从发力网络文学IP到打造新质生产力,从出新、出彩到扬帆出海,网络文学助力文化繁荣、传播中国故事的良好生态正在形成——

卓牧闲,获第四届茅盾文学新人奖·网络文学奖,其代表作《朝阳警事》获第七届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滨江警事》获第十七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暗魔师,代表作《武神主宰》在腾讯视频总播放量破百亿,连续数年居国漫年度播放榜前三。

木下雉水,在创世发表的《占个山头当大王》已有250万字的篇幅,最高订阅人数突破2万,总点击数超百万。

隔壁江叔叔,在网络上连载《重生八万年》一书,长期雄踞掌阅销售榜前二十,并在连尚阅读、掌中云等渠道有上百万固定读者。

聂非,圣诞文学网大神作家,代表作《击剑小子》《进击吧,闪电!》《老男孩》被改编成电视剧。

柔荑,出版《姑嫂龙虎斗》《媒妁趣话》,著有网络小说《唇枪舌剑里的爱情》。

长风,至今已创作两千多万字,《抗日之铁血军魂》《锦衣当权》《抗战之超级兵锋》等作品长期占据起点中文网军事分类畅销榜前十名,代表作《幕后》即将改编成影视作品。

珠珠,爱奇艺签约作家,人气作品《我的资优生男友》中标爱奇艺云腾计划二期,正在改编网剧中,《隔壁那个男人》获爱奇艺文学奖三等奖。

……

海安,一座县级城市,网络文学创作风生水起。

海安网络作家创作的网络作品,精品力作频出,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些作品不仅在网上拥有数以千万计的读者,而且从网上走到纸上,甚至跃然于屏上。目前,已有三十多部作品实现纸质出版,六部作品改编成影视,多部作品改编成游戏。

众多作品,立体式聚集成海安网络文学创作的“元宇宙”,造就了海安网络文学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独特地位,为海安这一“中国文学之乡”增添了亮丽纷呈的风景。

作为海安网络文学创作领军人物,卓牧闲立足现实生活、以弘扬正能量为主旨的优秀作品,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纸质媒体在头版头条的重量级报道中一致点赞,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亦曾报道了卓牧闲的创作成就。

“原来警察这么辛苦。”“警察办一个溜门撬锁的小案子要走的程序跟大案是一样的,光材料就要整一大堆……”读者们的留言坚定了卓牧闲创作的信心,真挚的情感和感人的故事,温暖了无数民警的心。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陶展、“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女民警”王益娟等优秀警察,在海安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社区民警岗位上,用平凡的工作演绎出不平凡的业绩。卓牧闲多部小说中,有着这些优秀警察的身影。“说实话,卓牧闲长期将我们城南派出所作为创作基地,他塑造的警察形象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真正体现出人民警察为人民的担当。我们派出所所有的警察,都把他笔下塑造的好警察作为学习的榜样。”海安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城南派出所所长王建军介绍。

长航公安局南通分局南通派出所民警段红波以前是《海安日报》的一名记者。“做记者,我采访过卓牧闲,并且被他书中的好警察感动,后来我决定报考长航公安。”段红波说,“《滨江警事》精准写出了我们长航水警的工作和生活,我的同事们纷纷为这部优秀作品叫好。”

一批有影响力的网络作家在海安本土产生,让海安众多青少年在身边寻找到学习对象。

培养更多的网络文学写手,让网络文学创作之花绽放得更加多姿多彩,海安实招频出。在南通理工学院、海安中专、黑龙江工商学院等院校,开设网络文学写作、动漫、影视制作等专业课程,从源头上培养青少年人才对网络文学创作产生兴趣,切实提升、不断扩大网络文学的创造力和影响力。

“在相关专业课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学习到网络文学的基本理论、创作技巧,还能通过实践项目,如小说创作、动漫角色设计、影视剧本编写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海安中专副校长唐永红介绍,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学校还定期举办各类创作比赛和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举办讲座,让学生们能够紧跟网络文学发展的最新趋势。通过这些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们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更在创作中找到了自我表达的方式。

海安市网络作家协会也自觉把辅导青少年写作当成自身的责任。他们利用市图书馆作平台,或者走进校园,自己上讲台,邀请市外知名作家上讲台,为青少年们奉献了10多场有关网络文学创作的精彩讲座。

长风破浪,云帆直挂。

有理由相信,海安这座既有厚重人文氛围又有蓬勃现代气息的“高炉”,一定能炼出更多网络文学创作的“好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