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在江苏南通启东的中远海运海工码头,一艘即将交付的新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被夕阳镀上一层金色。这艘被誉为“海上移动炼油厂”的巨轮甲板面积接近3个足球场大小,排水量相当于5到6艘航母。
2024年12月1日,夕阳西下时分拍摄的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启东中远海运海工码头两艘巨轮。
2024年12月1日晚,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海工船舶企业厂区灯火通明建造忙。
2024年12月1日,夕阳西下时分拍摄的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启东中远海运海工码头。
2024年8月30日,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新一代高性能超大型集装箱船“东方葡萄牙轮”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开启试航之旅。该船是中远海运川崎建造的6艘同类型船舶中的最后一艘,船长399.99米、型宽61.3米,型深33.2米,可装载24188个国际标准集装箱。
2024年9月19日,由上海振华重工建造的全球最大舱容、国内首艘15000立方米舱容LNG双燃料动力耙吸式挖泥船“新海鲟”轮在振华启东海工顺利交船。该船由中交上航局投资、疏浚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总包、中船七〇八所设计,填补了国内疏浚船舶在清洁能源使用上的空白 。
2024年1月3日,由启东中远海运海工为丹麦船东定制的4艘全新一代先进自升式风电安装船首制船N1063顺利下水。
2024年12月16日,由启东中远海运海工设计建造的世界上最大吨位新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亚历山大·德·古斯茂”成功交付开航,将用于巴西大型超深水石油开发项目海域。
2024年7月14日,由南通振华重装建造的华夏金租5000吨自航式全回转起重船“华夏鲲鹏01”开始3500吨吊重试验,该试验完成后,将进行1.1倍吊重试验。
沿着长江江岸线望去,高耸的龙门吊、起重机忙碌运转,一艘艘各类用途的海洋巨轮在港口船坞内建造正酣,新制船舶的汽笛声不时响起。
2011年3月6日,江苏启东一家船厂为丹麦船东建造的35000吨灵便型散货船顺利下水,众多工人涌向码头。
2024年8月30日,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新一代高性能超大型集装箱船“东方葡萄牙轮”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开启试航之旅。该船是中远海运川崎建造的6艘同类型船舶中的最后一艘,船长399.99米、型宽61.3米,型深33.2米,可装载24188个国际标准集装箱。
在这里,我国首座大型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NGUYA FLNG”轮顺利出江,亚洲首制风电运维母船“至臻100”“至诚60”投入运营,全球最大舱容LNG双燃料动力耙吸式挖泥船“新海鲟”正式交付……一艘艘现代化巨轮远航世界各地,彰显我国船舶、海工制造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造船业国际市场份额已连续14年稳居世界第一位,中国成为全球唯一一个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的国家。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承接了全球70%以上的绿色船舶订单,并实现了对主流船型的全覆盖,绿色、高附加值、独家技术成为2024年中国造船业前三季度的新亮点。
2024年10月24日,工人在南通通州湾示范区南通华腾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船舶分段建造现场忙碌。
2023年4月17日夜间,在江苏启东中远海运海工船坞中,世界最大吨位级新型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船挑灯夜战建造忙。
2022年4月24日,工人骑车从启东中远海运海工建造的世界首艘3000吨级自升式风电安装船前经过。当天,该船4条桁架式桩腿吊装全部完成,进入完工调试阶段。
2022年1月21日,船厂工人在南通一家船厂建造现场查看设计图纸。
2024年4月2日,单只重约1600吨的国内首制FLNG A型液货舱在华滋能源启东基地交付,该项目成为长三角区域创新协同理念在高端海工装备产业的创新实践。
2023年1月1日,工人在南通中远海运船务船坞内忙碌。
2009年1月19日,启东一家船厂的造船工人。
2024年10月19日,工人在南通开发区一家船厂进行电焊作业。
2009年6月22日,在新船下水现场的工人激动的拍起了巴掌。
2009年4月16日,工人在江苏启东一家船厂分段里电焊。
2024年10月25日,工作人员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船舶海工产业带一家企业生产车间忙碌。
2024年12月16日,工人在江苏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寰宇东方国际集装箱(启东)有限公司部装车间进行后框铰链相关工序焊接。
2010年11月4日,工人在江苏南通一家船厂厂区进行分段电焊。
2010年11月4日,江苏南通一家船厂的工人进行当天的安全生产总结。
2013年8月20日,中远船务邀请船厂工人家属参加希望三号命名仪式。
2012年9月26日,由中远船务建造的世界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ISLAND INNOVATOR”(“创新者”号)在浙江舟山成功交付。
2012年3月25日,工人在江苏南通一家船厂车间忙碌。
2022年1月21日,工人在江苏南通一家船厂车间忙碌。
2020年2月10日,工人在江苏南通一家船厂车间忙碌。
2020年2月10日,工人在南通崇川区一家船厂厂区忙碌。
从“制造”向“智造”,科技创新赋能高端智能制造是南通船舶、海工企业蓬勃向上的发展密码。据了解,南通船舶制造、海工装备制造规模分别占全国1/10、1/4。南通先后被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高技术船舶产业基地、国家船舶出口基地。入选工信部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船舶海工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2024年10月24日,工人在南通通州湾示范区南通华腾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船舶分段建造现场忙碌。
2022年1月21日,全副武装的工人在南通一家船厂进行打磨作业。
2009年1月19日,启东一家船厂的造船工人。
2023年1月1日,工人在江苏南通中远海运船务“南通”号浮船坞内采用高压水除锈技术进行绿色修船。
2023年4月17日夜间,在江苏启东中远海运海工船坞中,世界最大吨位级新型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船挑灯夜战建造忙。
2023年1月1日,工人在南通中远海运船务船坞内忙碌。
2009年4月16日,江苏启东一家船舶企业“焊花飞溅”。
2024年1月3日,江苏省南通市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企业挑灯夜战生产繁忙,赶制国外订单产品。
巨轮致远,始于匠心。船舶海工企业的探索超越精神和造船人的工匠精神,让一艘艘巨轮从长江入海口驶出,激荡着中国船舶、海工产业发展的澎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