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储酒乌坛引发南通“酒友”关注 “酒标”收藏者投书南通报业盼有关方面妥善保护 | 南通发布

一只疑为出自原唐闸酒厂、如今已不多见的储酒乌坛,被南通“酒友”无意间在我市崇川区唐闸镇街道一荒芜之处发现。7日,发现人、我市知名“酒标”收藏者冯国祥投书南通报业,希望有关方面能对见证南通酒业发展的这一历史遗物妥善保护。

今年71岁的冯国祥,原为南通糖烟酒公司仓库管理员;他从初中毕业参加工作后就一直从事酒类流通工作,在此后的大半生和酒类结下不解之缘。

冯国祥介绍,他和友人在唐闸镇街道境内游玩时,偶然看到一处未开发地块的草丛中,赫然放置着一只如今已很难见到的储酒乌坛;“这只储酒乌坛约有一只普通桌子的高度,从坛体大小可见能储酒三百斤左右。更难能可贵的是,乌坛通体保存完好没有破损。这种乌坛在70年代的原唐闸酒厂较为常见,坛体更大的能储酒近千斤。在当时的计划经济时代,原唐闸酒厂的酒均由国营专业公司统购统销,散酒可大坛发往较远的供销社或县糖酒公司,可改装小坛发给附近市郊零售店。当时,我在市糖业烟酒公司酒库当保管和发货,到了80年代开始逐渐淘汰陶坛,改用花岗岩石池和不锈钢槽塔代替。”

冯国祥说,这只如今难得一见的储酒乌坛意外“现身”,同样引起不少南通“酒友”的关注;这些酒类爱好者获悉此事,陆续赶到现场一睹其“真容”。

一直深爱酒类流通工作的冯国祥,不仅是资深“酒业人”,还是一位颇有知名度的“酒标”收藏爱好者。他说,当年入职之初,业余文化生活较为匮乏,因此他很快就被当时各种花花绿绿的“酒标”所吸引;几十年来,他收藏的各类“酒标”数量达两三千张,其中数十张最为珍贵的是源自南通地产酒的各种酒标,最珍稀的当属推出时间最早的“南通大曲”这一“酒标”。

冯国祥认为,原唐闸酒厂储酒乌坛的发现,让人们感慨于原南通知名地产白酒“南通大曲”在时间长河中的失落,因为此酒在70年代曾是江苏闻名的白酒之一,享有过盛名和辉煌;为此,他希望有关部门来推动“南通大曲”这个曾经的地产品牌,让其重新焕发青春,在中国酒业占据一席之地。

冯国祥最后表示,愿唐闸古街管理办公室能保护好这只冷落在荒草堆里的储酒乌坛,连同他收藏的地产酒标一并展示给后人,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上个世纪南通地产酒的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