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飞机在开动,土飞机在开动,轰隆隆隆,轰隆隆隆……”2月9日下午,走进南通市区有斐饭店“临汾旅”南通部分战友联谊会现场,热烈的拥抱、握手之后,不少人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光荣的临汾旅》战歌。“我们曾是‘临汾旅’的兵,几十年来,一直引以为荣”。
“临汾旅”即原南京军区陆军60军第179师,是一支战功卓越的荣誉部队,也是全军最早被授予荣誉称号的师旅级单位,前身为晋冀鲁豫军区第8纵队第23旅。1948年3月,在攻打素有卧牛城之称的山西临汾战役中,23旅在首任旅长黄定基的带领下,以坑道战创造了城市攻坚作战的典范,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临汾旅”称号,徐向前元帅亲手授予23旅“光荣的临汾旅”锦旗。
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走来,“临汾旅”听党指挥的政治自觉和英勇无畏的攻坚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官兵。77年来,“临汾旅”的南通籍官兵中,有不少成为军中骄子。解放军原总参谋长陈炳德上将,浙江省委原常委、省军区政委林恺俊少将,先后于1980年代、1990年代初期,在这支部队担任过军政主官;此后,张秀才、季林元等南通人,分别担任师长、政委、副师长、参谋长。此外,为驻地扑灭山火英勇献身的536团卫生队张红兵、在迎外表演中荣获数枚外国勋章的张福林等,则成为这支部队的楷模。
当兵“临汾旅”,铭记一辈子。一位曾在原60军机关和地方部队工作过的老兵说:“我从军26年,先后换了10个单位,最难忘的还是‘临汾旅’的8年经历”。
“‘临汾旅’改变了我的人生路程”“英雄部队锤炼了我的意志”“军营大舞台让我学会了适应各种环境”……联谊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打开了尘封已久的记忆。尽管入伍年代不尽相同,兵龄有长有短,职位有高有低,但在军旅生涯的收获都是满满的。
“‘临汾旅’哺育了我们,我们一定要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光荣传统,为鲜红的战旗增添光彩!”“临汾旅”政治部原上校主任吴锡祥的一席话,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