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江苏好青年”“南通市人大代表”“启东市党代表”——启东嘉禾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茅赛赛又开始潜心于他不断壮大的农业产业,除钻进本土大棚谋划1000余亩果蔬产业外,还遥控总面积达1.3万亩的江西兴国、新疆阿克陶两大农业基地,运筹总投资超1.6亿元的两个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乐此不疲。
遁入农门露头角
茅赛赛投身农业,颇具戏剧性。2011年初夏,他大学即将毕业,在家乡种植500亩农田的父亲有意让儿子接班,被他一口回绝:父母全年辛劳,产出不少、效益不高,看不到种田的希望与未来。
然而就在他挑选上海、南通3个城市就业岗位时,受命参与的两次农调,一下子改变了他的原有认知。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但家乡农村新科技、新设备远未普及,产业化、市场化程度尚低,新农人、接班人寥寥无几。由此,茅赛赛猛然醒悟:农业产业潜力巨大、前景诱人。于是,他果断改变主意,毅然回乡当起了父亲助手。
遁入农门,立定创业意向的茅赛赛“恶补”有关政府导向、产业趋势、市场信息、种植技能等的相关“功课”,他立足长远提出的致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设想,得到父母认可。不久,茅赛赛成功劝导父母摒弃零碎敲生产模式,通过入驻“江苏启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起1000余亩集约化特色果蔬种植基地,次年便取得显著效益。
得益于父母的放手支持,茅赛赛随后创办“嘉禾力农业公司”,成立“桃仙果蔬专业合作社”,并通过调整营销策略,将千亩五彩番茄、春化蚕豆、水培蔬菜、“四青作物”等特色有机产品源源不断地打入上海市场,每亩年产出均超1万元。茅赛赛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成为全市最为年轻的农企“掌门人”之一。
他乡创业显身手
创业乡村,事业初成,给了茅赛赛无穷力量。2017年,一个新的发展良机又给茅赛赛安上奋进新翅膀。
当年年初,一个偶然机会,茅赛赛获知革命老区——江西兴国县兴建农业产业园,正四处找寻支撑园区发展的重大项目。茅赛赛前去考察,发现当地平缓山区所具有的暖湿气候及富营养土壤,十分有利于优质芦笋生长,且新鲜产品通过调节生产可不间断采集上市,又具备交通便捷、劳力丰裕等资源优势。
认准产业前景,茅赛赛借助当地政府全力支持,大胆投资2000多万元,在兴国县13个乡镇建起总占地1万亩的29个芦笋基地。随后两年多时间内,他奔波于山地乡间,引进笋种、培育能手、优化品质、产出成品。其间,他一方面通过网络、商会、外贸等渠道,开启粤港澳市场精品芦笋销路。另一方面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日均吸纳当地1200余名劳力就业增收,其中包括近300个低收入农户。
投身创业新战场,茅赛赛麾下的冠名“拓诚农业”的兴国芦笋基地一经规模产出便旗开得胜,一跃而成当地农业产业典型和脱贫攻坚样板。2024年,基地年产优质芦笋9000多吨,产值逾8000万元,除持续贡献于当地产业兴旺、乡村振兴,全年直接给付于农户的土地租金及务工工资总额就可以达3000多万元,带动千百当地乡亲共同增收致富。
新赛道上展宏图
事业有成,茅赛赛不甘小富即安,“搏击市场,唯立于行业制高点,方赢得商海主动权。”创业10多年来,茅赛赛已然成竹在胸,继而转型新赛道,领跑同行业。
把产业可持续发展作为新的发力点。去年入夏,茅赛赛着眼本土丰富“四青作物”资源,投资3000万元兴建精深加工车间。“开春投运后,年加工及冷藏能力可达4万吨,辐射农田超4万亩,‘四青’农产品附加值有望提升三成至五成。”他对项目投产后的经济社会双重效应充满期待。
万亩芦笋收获时切割丢弃的老根茎数量巨大,富含特殊稀有营养因素。惋惜之余,茅赛赛多方考证,敏锐发现将其深加工保健酒水及食品市场潜力巨大。2024年入冬,他因之又大手笔在兴国基地兴建总投资达1.3亿元的芦笋全产业链加工厂“芦笋全身变宝,产业前景灿烂。”茅赛赛展望。
领跑新赛道,今年初,他的创业触角还延伸到了遥远的新疆阿克陶县。“借助阿克陶特有的高海拔气候,创建3000亩芦笋基地,培育芦笋精品,助力边疆繁荣。”“远销粤、港、澳,运价几多?”“日后空运,产品吃香,每斤1元左右运费不在话下。”问答间,足见茅赛赛智谋。
投身“农门”,自强创业。10多年打拼,茅赛赛广阔天地展风采、领跑产业新赛道,逐梦田野中,用胆识智慧收获累累硕果,展现一个新时代“新农人”的不凡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