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南通市市区城市更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今天(11日)正式发布,5月1日起正式实施。作为首轮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成果,《办法》是我市第一部系统性的城市更新政策文件,有效解决了实践中面临的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以及权责不清、程序不明等困境,形成了工作制度化、项目规范化、管理长效化的可持续更新模式,将我市城市更新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
易家桥老旧小区改造
《办法》共五章三十四条,明确了城市更新的适用范围和实施路径,通过建立健全城市体检、专项规划、项目库、年度计划等工作机制,构建了科学规范的城市更新工作流程。《办法》还从规划、资金、土地、产权、审批等方面提出系列保障政策,为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诸如既有建筑用途转换、土地使用性质更改、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审批、老旧小区改造规划指标适用等难点堵点问题明确了解决路径。
“《办法》的出台十分及时、非常必要。”南通市政协委员陆亚莉表示,针对当前城市更新中自主更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办法》明确提出允许居民提取公积金或利用公积金贷款支付老旧住宅拆除重建费用,简化了闲置建筑改造为养老和托育设施的审批流程,同时通过特许经营、税费减免等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让“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更新模式真正落地生根。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通分院院长庄羽认为,《办法》提出了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城市更新居住类项目,在实施和保障方面设置了若干有效的政策举措,把更新改造中的人民群众需求放在首位,密切关注居民生活舒适度和幸福感,关注服务水平提升和生活品质改善,关注一老一小,体现人文关怀,关注普惠公平,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唐闸古镇夜景
2022年,我市启动了首轮城市更新三年行动,提出建立“城市更新政策机制、标准体系、方式方法”的工作目标。回望过去三年,南通统筹实施道路交通畅行、宜居住区打造、特色风貌塑造等8大工程、34项重点任务共计100个项目,递出亮眼“成绩单”:轨交1、2号线双线运营,江海大道东延、西站大道等多条快速路建成通车,各板块间联通更加高效;主城区101个老旧小区焕然一新,首个破旧片区拆除重建项目竣工交付,南川园完整社区入选国家级建设试点,居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沿江生态景观带全程贯通,100片小微绿地和小游园建成开放,新增公园绿地超200公顷,体育公园焕发新生,生态景观蓝绿交织;完成64.21公里老旧燃气管网改造和9921户老旧燃气管网户内立管改造,开展482栋城镇既有建筑隐患整治,群众生活安全更有保障;新增12659个停车位,“智泊南通”小程序全面推广应用,有效缓解停车难题。
“在《办法》出台的基础上,下一步我们还将会同资规、审批等部门,加紧完善项目审批、用地性质变更、扩容增效、费税减免、奖补激励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以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为出发点,保障更新项目可落地、可操作、可实施。”市住建局设计处处长刘小文介绍。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今年南通将继续秉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深化实施新一轮城市更新三年行动,以区域更新为重点,分层、分类、分区域、系统化推进城市更新,打造更多人民群众可观可感可触可享的更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