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大学、市教育局、市科学技术协会、南通青年创客联合会等部门和组织代表齐聚南通大学,就人工智能教育展开讨论。“推动跨学科融合与创新实践”“提高所有老师的科学素养”“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指导者”等话题引起现场与会者共鸣。
在讨论中,南通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博士程纯从AI教育的融合路径,在劳动技能智能化升级、智能设计领域多维创新空间、青少年赛事指导维度等方面提出众多创新方向。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星湖小学教师蒋小春则分享了星湖小学AI课程设计案例,提出培养孩子对机器的“亲切感”、理解计算思维,学会分解、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的人工智能教育的核心价值与目标。
本次研讨会主办方代表,南通大学教务处处长、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院长姚登兵认为,人工智能正重塑教育生态,高校需主动承担技术赋能教育的责任,推动跨学科融合与创新实践。其中南通大学承办的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等赛项,通过人工智能与劳动教育融合,培育青少年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推动五育并举,助力人才强国建设。
据了解,在deepseek等人工智能应用在教育教学中逐渐应用后,通过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框架,创新项目式教学模式以提升实践效能,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打造优质师资队伍成为目前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目前中小学应该充分发挥基于教育部白名单赛事——AILD智能设计大赛等赛事进行价值引领,以赛促教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