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课程成银发爆款丨南通市老年大学里有一群拥抱数字实用技能的“弄潮儿” | 南通发布

当下,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技术风头正劲,许多年轻人争相学习。令人想不到的是,面对AI风暴,通城有不少老年人积极拥抱这一潮流,变数字鸿沟为数字红利,成为了追风破浪的“弄潮儿”。24日,记者探访火到“出圈”的南通市老年大学AI实用技巧班,走近多个善用AI助力幸福生活的学员,感受他们在终身学习状态下多彩的生活。

始料未及 课程一推出便被“秒抢”

“这里的AI班很火,我当初差点没能报上名,算是一个幸运的‘插班生’吧!”在市老年大学的教室里,AI实用技巧班学员卢小华感慨不已。“您还记得多年前春运时节排队抢票的场景吗?去年秋季报名时就与那情形相似,70个名额刚一推出就被秒光!”

卢小华今年62岁,退休前是银行职员,平时就爱学习,喜欢钻研新事物。他坦言,“活到老学到老”是老祖宗留下的至理名言,所以AI刚一兴起,自己就关注到了。“为报这个AI班,我之前打过好几通咨询电话。真到报名时却没能抢到名额,我失望极了,好在事情后来有了转机。”

“因没能报上名,当时有好多老年朋友打来电话问询,学校紧急磋商后决定用扩班来应对。”市老年大学摄影信息系主任刘永元插话说。学校把原本开的两个AI班扩为4个班,可还不能满足需求,最终扩到了7个班。课程学制一年,每周上一次课,一学年上30节课。主要讲授AI实用技能,如豆包、DeepSeek等常用AI工具的使用方法,指导大家如何使用AI进行语音识别、文字转换、图片处理、视频制作、健康咨询等。

“我们的250多名学员中,平均年龄70岁,年龄最大的83岁,大家都是终身学习理念的践行者。”刘永元介绍,除市区居民外,还有不少学员来自通州和如皋。虽然路途较远交通也不便利,可他们还是能够克服困难准点来上课。

双向奔赴 一方用心教一方认真学

“小豆包,给我讲个雷锋的故事!”“帮我查查无痛胃镜怎么做!”“给生成一朵牡丹花,带露珠,还有蝴蝶在飞!”……课间休息时间,当记者走进AI实用技巧班时,不少银发学员正试着运用AI新技能,一边忙乎一边不时传出欢笑声。

在教室门口,有三五个学员正围着刚走下讲台的葛汉清老师问个不停。“葛老师教学水平高,脾气又好,我们经常下课了还向他讨教,他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年届八旬的学员印淦华笑眯眯地介绍情况。葛汉清在老年大学从教多年,2023年度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

“这些银发学员的求知欲让我感动,如何深入浅出地把AI知识教会他们,一直是我探索的方向。”葛汉清耐心地回答学员的问题后与记者攀谈起来。去年暑假,接到学校准备开设AI实用技巧班的任务后,葛汉清就全身心投入到教材的编写中。为达成教学目标,他查询了大量最新的AI教材,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新趋势,不断完善基础教材,创新开设出适合老年学员的课程架构。在教学中,他精心设计导学单,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制作微视频,解答问题时也是不厌其烦。

“像葛老师这样好的老师老年大学还有好多,我们作为学员如果不认真学可对不住他们。”76岁的陆艳芳是老学员了,她的话赢得许多在场学员的共鸣。学员杨玉华家住通州区兴仁镇,为赶上早上八点半的课,她每次都是五点半起床,6点50分就往学校赶。“先坐公交,再转地铁,然后步行。虽然辛苦些,但我认为值得!”

跨越鸿沟 AI加持下生活更美好

“当年给孩子辅导作业都没这么认真!”一位68岁的学员笑着向记者展示她的“AI宝典”。在记者翻看那一笔一划认真写就的笔记时,几位银发学员开始说起参加AI班后生活的变化。

“我现在发的朋友圈技术含量高了,时不时会得到亲朋好友的好评,有不少是来自年轻人的点赞,好高兴呀!”印淦华退休前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过往的生活平静而单调。自从在老年大学上了计算机、摄影等课程,尤其是参加 AI班后,生活一下子变得丰富多彩起来。用己所长,她在社区参加公益活动,参加所在街道的拍客团,还帮助不会使用电子产品的邻居跨越数字鸿沟。

“参加AI班后,我对电子产品的使用更有信心了,家人现在对我也是刮目相看!”杨玉华兴奋地告诉大家。不久前,她和家人去天津游玩,旅游攻略就是她用豆包AI完成的。“谁说老年人是时代的落伍者,只要有一颗年轻的心,勇敢尝试新事物,我们也会成为‘数字达人’。”她还告诉记者,除AI班以外,自己还报了一个外语班。

“现在知识更新很快,不学习就要落伍了。”卢小华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从不缺课。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身边朋友运用AI的故事:有朋友用AI复原了结婚照,让爱人当场红了眼眶;有朋友用AI画出国画,骄傲地发到家族群;还有朋友用豆包做出健康管理表,到老伙计们面前去显摆……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头顶花白的头发,眼戴度数不等的老花镜,身材虽然佝偻但都端坐在电脑前……在结束采访前,回望教室里一个个爱学习的“老小孩”,记者分明看到了一颗颗年轻的心。“让学员‘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为了他们,我们将继续努力!”刘永元主任说话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