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渊号”下线!海太长江隧道建设再添大国重器 | 南通发布

 

 

今天

我国迄今为止自主研制的
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
在中交天和常熟制造中心成功下线
将肩负世界最长高速公路水下盾构隧道
海太长江隧道工程
左线掘进施工重任


中交隧道局海太长江隧道项目
机电总工莫康康介绍
接下来
“沧渊号”进行整体拆解
通过水陆联运方式
运抵位于海门的施工现场
在工地进行组装调试
预计今年7月
“沧渊号”盾构机始发掘进


大海古称沧渊
有“龙起于渊”的典故
作为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
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隧”的关键装备
“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
整机总长176米
总重量超5650吨
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其智能化、国产化技术突破
彰显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与
超级工程建设的全球领先水平
面对隧道“长、大、高、深”的
世界级挑战
“沧渊号”凝聚五项自主创新成果
↓↓↓

01

“蛟龙之齿”安全护航——首创3层梯度刀具常压换刀系统,破解超长距离水下掘进刀具损耗难题。

02

 “智慧神经”精准感知——主驱动智能监测系统实时追踪核心部件振动、油品质量等多项数据,实现核心部件健康状态实时监测。

03

“无人驾驶”自主掘进——搭载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姿态调整、泥水环流、同步注浆等自主控制模块,大幅提升施工效率。

04

“毫米级”沉降控制——创新“前混式”双液注浆技术,提高浆液混合质量,攻克高水压软土地层变形控制瓶颈。

05

 “全周期”智能维保——搭载管片DDCI智能化自动拼装机器人、智能维保及预警系统构建装备健康管理体系,为盾构机高效、稳定掘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北接南通海门,南连苏州太仓,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建成后将有效疏解苏通大桥交通压力,实现南通与苏南、上海“1小时经济圈”高效互通,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海太长江隧道计划于2028年建成,届时将新增长三角北翼过江通道“黄金轴线”,助力长江经济带跨江融合发展迈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