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大附院援疆胃肠外科陈二林团队成功实施了一台改写新疆克州医疗史的超低位直肠癌手术。这不仅让34岁的古丽娜儿重获完整人生,更让边疆患者看到微创医学创造的“生命尊严”。
患者古丽娜儿(化名)因便血半年入院,完善盆腔磁共振提示:直肠癌伴周围多发淋巴结;肛门指诊发现直肠肿瘤下缘距肛门缘只有3.5cm左右。按照以往经典手术方案,需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即切除原肛门+永久性造口术),需终身携带造口、创伤大,患者饱受心理和身体的双重负担。
经当地医院普外科联合消化内科、肿瘤科多学科会诊讨论后,结合患者保肛意愿强烈,为其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先行新辅助治疗后根据肿瘤退缩情况再确立最佳手术时机。经过两周期新辅助化疗后直肠肿瘤退缩明显,陈二林查体及综合评估后,患者的保肛几率大大提高。
术前,考虑到克州部分人群对造口的接受程度相对保守,手术团队决定采用新术式“免预防性造口式的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精准保肛术”,一方面需完整切除直肠肿瘤及清扫区域引流淋巴结,另一方面需最大程度保留吻合肠管的血供及经肛门加强缝合口以促进吻合口顺利愈合,避免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精准保肛手术的要求很高,不仅手术要在腹腔镜下精细操作,而且需经肛门顺利完成吻合口加强缝合。
经术前充分准备,该手术由陈二林主刀,在普外二病区主任医师阿吉木、副主任医师范军、主治医师排黑尔丁、住院医师阿力木江辅助配合下,团队精准切除病变组织、完成区域淋巴结的清扫、保留左结肠动脉、保护自主神经及经肛吻合口加强缝合,考虑到吻合确切及血供良好,术后吻合口漏的概率极低,遂综合评估未予行预防性回肠造口,使患者避免遭受了二次回纳手术的痛苦,达到了微创、免造口、保肛门、保功能等并重的治疗效果,手术十分成功。实现了克州医疗技术的又一次新突破。
术后,古丽娜儿在普外二病区团队的精心护理下,2天后拔除导尿管家属搀扶下地活动,3天后肛门自主排气,4天流质饮食,9天出院,术后疼痛感不明显、活动自如。患者和家属向普外科的医护团队送来了锦旗表达真挚的谢意。
“此次免预防性造口式的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精准保肛术,不仅实现了患者在治疗肿瘤和保住肛门的同时,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避免了预防性造口所需二次‘回纳手术’的痛苦,节省了二次手术住院费用,完美实现‘免造口、保肛门、保功能’。”陈二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