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通州区平潮镇新坝村3号样方的麦田上空,一架无人机在国家统计局南通调查队工作人员的操纵下腾空而起,按照既定航线稳健巡航,并对占地60亩的样方地块进行航拍。“与以往需要调查员携带手持移动电子终端设备(即PAD),实地走访样方地块的传统测量方式不同,如今约10分钟就能完成一个样方的影像拍摄,省时又省力。”南通调查队农业调查处一级科员姜沅含介绍。
当前,我市各地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农作物面积对地抽样调查工作。“农作物面积对地抽样调查是保障粮食安全、优化农业政策、服务民生需求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南通调查队农业调查处三级主任科员薛莉说,面积抽样调查需要详细记录每块样方地块的农作物类型、面积等关键调查数据,以获取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法定数据。
目前我市涉农的6个县(市、区)共有120个样本村,每个样本村均有样方3个,每年12月份,调查员们会使用PAD对样本村的样方进行秋冬播面积调查。2017年开始,南通调查队在农作物面积对地抽样调查中逐步推广普及无人机飞行应用,与PAD调查方式相互验证、互为补充。高科技加持下,农业调查基本实现了数据可追溯、可核查的“全流程管控”。近年来,除禁飞区、密集高压线区外,南通农作物面积调查无人机飞行和解译比例实现100%。
伴随着一架架无人机在样方地块上展翅翱翔,调查员们认真察看农作物苗情、墒情、病虫情,与种粮大户深入交流,发放调查问卷,详细了解惠农政策落实、种粮意愿、农资价格、种粮收益等情况,为农业生产、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个个看似琐碎的数据,却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平稳意义重大。”南通调查队党组成员、副队长单钧表示,将继续加强宣传培训、创新调查方法、强化数据审核、加强部门协作,不断提升农业调查数据质量和水平,构建起“用数据说话”的现代农业新图景。